第 1 部分
��了项羽的后代后,便殉情殉国。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将虞姬葬于东城。现在,安徽灵壁县东城8公里处二龙乡还有建于汉朝时的“虞姬墓”两旁石碑刻有楹联: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碑额刻:巾帼千秋。

  刘邦曾下昭重金捉取项王首级,汉朝建立后,项氏百姓带领一部分人隐秘的送走项羽的后代,如今居住在宁波一个叫项家村的地方。为了躲避诛灭九族,他们将项王在东城遗物秘密运往并暗藏于离东城约200里的和县。如今和县还留有“霸王祠、项王衣冢处”等建筑胜迹。而在古林项家老祠堂里,过去曾有纪念项羽及项姓先祖的石碑匾牌楹联等遗迹。老祠堂犹在,石碑已散落各处。

  后世子孙,无不瞻望西楚霸王的威势,但最后都是无尽的叹息,假如霸王在鸿门宴的时候杀了刘邦,也许历史会改写;假如霸王回到山东召集兵马也许还能东山再起,称霸天下。但是没有假如,如果有假如那个人就不是霸王项羽了!

  第002章项姓后裔

  楚霸王姓项名籍字羽,公元前232年生于相(今宿迁)城南梧桐巷。公元前206年项羽踏平咸阳,封刘邦为汉王,自己称西楚霸王,此后人们便尊称项羽为霸王。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

  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力拔山兮气盖世,宿迁儿女志气昂”这是“宿迁精神之歌”的首句。宿迁儿女为了怀念在这块土地上哺育出的叱咤风云、勇猛豪爽的盖世英雄——楚霸王项羽,在宿迁市区竖立了“霸王举鼎”雕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精神也成了宿迁大地上世代相传的无价财富。

  如今,英雄远去,刘邦也好,项羽也罢,历史是公正的。刘邦虽然成了西汉开国皇帝,而项羽在历史上创造出的“破釜沉舟、勇战钜鹿、围秦救赵、杀秦王烧秦宫”等一出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成为屹立千年的英雄豪杰。而在宁波的项姓后裔们,也为能有一代英雄的先祖而感到自豪。大清名人卢润九有诗评价:“帝业方看垂手成,何来四面楚歌声;兴亡瞬息同儿戏,从此英雄不愿生。”

  这是对英雄项羽一生的高度概括。

  坐在“颐年亭”里,放眼四周,但见道路四通八达,河流阡陌纵横,老屋温馨,新房敞亮。而眼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