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围女生涯(02)
城。

  爷爷是那里的高级工程师,奶奶是企业医院的医生,过薇的父母来自淮安农

  村,是公司里的临时工,父亲是后厨的厨师,母亲是招待所的勤杂工。

  那个年月,工厂里有一条完整的生物链,或者说歧视链,这条歧视链的顶端

  是公司领导、机关处室领导、各分厂负责人和高级技术人员;第二个阶层是各分

  厂的科长和车间主任之类的中层干部和普通技术人员;第三阶层的也是在编的普

  通工人;最底层的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

  我爷爷退休前是厂里的总工程师,所以我家属于阶层,过薇的父母无疑

  属于最后一个阶层。

  那个年代,农民工在厂里备受歧视,干着最累的活儿,拿着最低的薪水,而

  且受尽里白眼。

  工厂里是个层次分明的社会,家属院的设置上就能得到体现,一般的职工住

  在职工村的楼里,住房面积多在4至7平米不等,科级干部有科长楼,多数

  面积在8至平米,处长有处长楼,住房面积在2平米上下,而公司

  领导的住宅则是河边的十几栋别墅,被称作经理楼。

  这里风景优美且安静,每家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

  我的爷爷奶奶就住在小楼里。

  过薇一家最开始则是住民工楼里,那在公司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住所,是

  用旧办公楼改造的,几家公用一个厨房个卫生间,居住条件极差。

  按理说我的生活与过薇是没有交集的,当时过薇的父亲还在一个分厂的食堂

  担任大灶炊事员,过薇的母亲带着她们姐妹二人还在农村老家。

  但是生活就是这么奇妙,那一年上级部委从北方调来了一位总经理。

  总经理姓鲁,自己一人独自上任,家属留在北京,刚到南方饮食不适,茶饭

  不思,偶然之间有一次下工厂检查工作,那天正好是过薇的父亲掌勺,得知领导

  是北方人便烹制了几道鲁菜。

  谁知鲁总经理一吃觉得颇为合乎自己的胃口,于是点名要求将厨师调入公司

  机关食堂。

  diy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