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隐忧
晋国北地,而后经由丁肃的商行,运往晋国和宋国销售。

  “魏大哥,丁财东在信里都说了些什么呀。”

  “墙倒众人推,树倒连夜拔,晋国眼看咸国快不行了,晋国扣押了国内的咸国商人的财货。”

  “那丁财东没事吧。”

  “他躲在宋国,暂时没事。不过损失了一些货,估计是要不回来了。这次是让我们停止发货,他借道去西海诸国。”

  在百里燕看来,现在的晋国更像是个无赖国家,没底线没原则,更没有基本的政治信用和道义感。

  当然,道义这个东西本质上而言,在弱肉强食面前是苍白而无力的政治口号,晋国大举查扣咸国商人的财货和资本,就是要切断咸国的经济动脉,好迫使咸国低头,或者干脆搞垮咸国的国内经济,为晋国最终接管扫除障碍。

  丁肃这封信是封长信,除了控诉晋国的无赖行为,还提到了另外四件事,一是关于千岳山防线的传闻。

  宋国正在大规模募集兵源,传言要扩军至四十万人,起因可能是金雪狄斥候渗透过千岳山防线,察觉到镇守千岳山防线西段的已不是徐国军队,而是换成了御客军团,籍此判断中原陷入内战,有大举北犯的可能。

  由于宋国边境距离千岳山防线有两千多里,丁肃身处宋国腹地,千岳山防线的具体情况他并不清楚,大都是道听途说。

  对于宋国这个人口与咸国相当,而土地面积比晋国还大的高原国家,扩军至四十万人口,几乎是举全国之力,长此以往,经济势必拖垮,百里燕估摸着多半是宋国虚张声势。

  毕竟黑巾军虽远,但宋国与徐国、志国南部都接壤,其西北边如突出部一般插入徐国东南边境,距离徐国和黑巾军交战地区甚近,其多半是为了震慑黑巾军,进一步南下的势头。

  第二件事是西貘夷、丘山、殇族三大西海蛮族与陈国、赵国停战,重新开放边境榷场互市,西貘夷、丘山、殇族的黄金有望重新流出,丁肃想经由卫国去西蛮榷场互市了解情况,顺道拓展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