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斗法(2)
��向西行军便是要争取两到三个时辰,好在这里摆开架势防御,同时挖掘营垒长期驻扎。

  百里燕见情况不妙,随即去见叶信:

  “大都督,黑巾军这是要有长期驻扎在此的打算呐。”

  “这岂不更好,只要不去攻打鼎炀、广信,他爱驻多久就驻多久。”叶信此时挺乐观,叛军只要不去打鼎炀和广信,情况就不会那么糟。

  “大都督,此地可是位于鼎炀、广信、蒲城三地之间呐,由此出发急行军,一日之内便能抵达三地任何一处,这要是叛军随便攻击其中一处,我军可就得疲于奔命。”

  百里燕此时也瞧出来了,黑巾军将大军驻扎与此,正是利用三地之间品字形互为犄角的有利形势。

  一般而言,互为犄角单独攻打一点情况之下,必遭另外两处兵马的钳制,因为攻城不可能一两天之内攻下,一旦拖到敌方援兵赶到,己方粮草告罄,就不得不退兵。

  现在情况比较特殊,咸军是骑兵三万,有绝对机动优势,叛军纵然兵力占有绝对优势,却是步军,即便分兵而战,叛军攻打蒲城的同时,攻打鼎炀或广信都绰绰有余,但却很容易遭遇咸军骑兵的尾随骚扰和侧面集中打击,故而叛军想以分兵法将咸军主力调走。

  叛军将大军屯驻与三地之间,急行军状态下一天之内可以抵达任何一处,假设叛军此时分出五万人马佯攻蒲城,咸军若要尾随攻击,至少需要派出两万骑兵吧,如果兵力少了,叛军来个假戏真做,甚至半路设伏。如果三万主力全部扑向这五万人,叛军主力怎么办!

  而且在双方都知己知彼情况之下,叛军派出五万人马,必然是步步为营提防骑兵突袭,照此下去,倘若不能抓住战机给予重创,叛军便可能用五万人,将咸军两万骑兵引到蒲城之下。

  这个时候叛军十万主力如果突然去打鼎炀或者广信,咸军仅剩下骑兵一万多,对十万叛军而言,丝毫构不成威胁,若要将蒲城的两万骑兵调回,从传令到撤军救援,中间至少需要两天以上的时间,而叛军这个时候早避开骑兵主力,抵达城下开始围攻。

  “大都督,我军无论增援何处,都将被其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疲于奔命,这不得不防呀。”

  “那依魏将军之意,我军该如何?”

  “收缩兵力,将蒲城人丁与守军撤往广信或是麟城,只留千余人守城,倘若叛军攻城,便坐船逃往麟城,彻底将蒲城让给叛军。”

  “放弃蒲城!放弃蒲城岂不是自断一臂,蒲城乃广信西面之门户,蒲城若失,咸西郡叛军可直取广信,我军为之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