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新装备
��,最后留在了荒村替百里燕效力。

  时下各种铠甲无论私人还是权贵都不能私自制作,唯独锁子甲不再其列,原因也很简单,时下没有锁子甲,时人自然对此没有概念和认知,即便被查到,此甲非彼甲,大可不认账,甚至会被耻笑。

  锁子甲所需铁料部分来自剿匪,部分来自赵逊上大夫特权,可从大司马府与司马堂购买,甚至还能从姜闵那里得到些实惠。

  有了铁料,对现有窑炉加以改动,并在原始设计基础上增加防火耐高温涂层,加强炼炉强度,即可以灌钢法炼钢,同时添加石灰,吸附反应铁中的杂质,得到纯度更好的碳素钢。

  而炼钢需要焦炭,时下多以煤甚至木炭直接炼铁,铁水质地低劣,精铁只能软化,有甚者铁水不开,因此列国生铁产量极大,精铁极少,尚没有钢的概念,千锤百炼的百炼钢技术也尚未出现,炒钢更谈不上。

  炼好钢需要焦炭,还得手把手教杨盾等人焖焦炭,再用焦炭炼钢,受熔炉限制,每次只能熔炼三百至左右的钢水,最后再加工成铁丝,用以制作锁子甲。

  锁子甲对刃具防近乎免疫,对时下弓弩手装备量最多的是扁菱箭、长菱箭、梭箭防御力较好,对锥棱箭防御最差,尤其是强弩所用的锥棱箭,即便是钢制锁子甲,极近的距离仍有较大刺穿的风险。

  最具杀伤力的当力的当属针头箭,此种箭准头差,对付鳞甲、铜甲效果不佳,因为针头箭箭头太细,箭头撞击整块金属时容易折断失去穿刺能力。

  但用于对付锁子甲是极好的箭种,不过此种箭生产不易,需要淬火钢,时下也未出现这等现纤细的针头箭。

  此外锁子甲对钝器几乎没有任何防御作用,因此穿戴锁子甲后仍旧需要披挂轻皮甲,用以防御钝器,如汤钊这等一手锤子,一手利斧,随便锤一下就能要命。

  一件标准锁子甲,带有下垂大腿的下摆,一扣四编的单层轻型锁子甲份量超过十公斤,对肩部压力极大,长期穿戴容易的肩周疾病。

  双扣八编的重型锁子甲可重达十六至二十公斤,倘若再外穿轻皮甲,总重量超过二十四公斤,正常人难以承受。

  为减轻重量,提高生产效率,针对时下的兵器和箭头特点,百里燕只打算生产一扣四编单层轻型锁子甲,并取消下摆,只做半身锁子甲。

  两腰平时被手臂遮挡部位均以牛皮片甲代替,肩部也以牛皮甲代替,一可减轻份量,二来肩部中箭不会要命,除非直接卸掉肩膀。

  腰侧暴露面积远少于人体正面和背面,也不值得配置份量更重的锁子甲,第三眼下铁料金贵,能省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