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蝗灾 (3)
>
陈韵风摇头笑道:
“天下蛀虫何其之多,其害远甚于蝗灾。”
“韵风兄所言极是,蝗灾仅是可见之灾,看不见的人祸又何尝不是猛于虎。”
陈韵风借喻讽今,让百里燕想起新政《推商税》。
此前赵逊来信,大司农莫安正谏言蝗灾波及甚广,当暂停新政实施,稳定物价。公孙岳不从,执意将新政进行到底,仅象征性减免了赋税。
如今丘南郡颗粒无收,咸西郡此时秋粮恐怕也已经绝产,新政继续推行,难以想象明年会是什么年景。
四五年前刚刚平息的民变,难道要死灰复燃?或者说是公孙岳明知死地,而作死求生,把晋国拖进咸国这个经济战争动荡的泥潭,逼迫晋国再投入巨量人力物力财力之后放弃对咸国的控制。
如果这是公孙岳一招妙棋,但代价未免太大了些。不免让人想到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将整个越过置于吴国监控之下,同时又以经济策略空耗吴国国力。
倘若成功让咸国翻身,公孙岳此计倒也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的战略,也许历史还会留下个“自贱荒民”的什么典故也不一定。
蝗虫密如飞箭的景象定要用一个词形容,那也只能是“世界末日”。
铺天盖地的蝗虫像一张极厚的毛毯,整个扎下来,遍地都是蝗虫,粗略一统计,第一波蝗虫的落地率,达到了每平米三十多只。按立方计算,可达每立方米三千只,一亩地就是几十万只。
这漫天飞蝗过境,少说要在几十亿只以上规模,照此推算,即便是百分之一的本地产卵率,明年也可能孵化出几百上千亿只蝗虫,不禁连见多识广的百里燕都倒抽一口凉气。
蝗虫自南向北一路扩散,所过之地寸草不生,徐国以及志国南方尚且无妨,冬天寒冷,常年下雪,虫卵过不了冬就会冻死。
而孙国北部、咸国、长孙国都是温热带、热带气候,冬天都在零度以上,蝗虫大面积迁徙,产下的虫卵熬过冬天明年又将掀起大规模蝗灾。
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持续数年,激生民变难保不是大概率事件。人活着是为了要命,高赋税之下,又缝连续数年天灾,老百姓食不果腹,官府赈灾不济,造反就成了唯一的生路。
看着满天蝗虫,百里燕不无担忧的说道:
“韵风兄,明年恐怕将激起民变呐。”
“贤弟何以见得?”
“丘南、咸西两郡贫户极多,田间绝产
陈韵风摇头笑道:
“天下蛀虫何其之多,其害远甚于蝗灾。”
“韵风兄所言极是,蝗灾仅是可见之灾,看不见的人祸又何尝不是猛于虎。”
陈韵风借喻讽今,让百里燕想起新政《推商税》。
此前赵逊来信,大司农莫安正谏言蝗灾波及甚广,当暂停新政实施,稳定物价。公孙岳不从,执意将新政进行到底,仅象征性减免了赋税。
如今丘南郡颗粒无收,咸西郡此时秋粮恐怕也已经绝产,新政继续推行,难以想象明年会是什么年景。
四五年前刚刚平息的民变,难道要死灰复燃?或者说是公孙岳明知死地,而作死求生,把晋国拖进咸国这个经济战争动荡的泥潭,逼迫晋国再投入巨量人力物力财力之后放弃对咸国的控制。
如果这是公孙岳一招妙棋,但代价未免太大了些。不免让人想到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将整个越过置于吴国监控之下,同时又以经济策略空耗吴国国力。
倘若成功让咸国翻身,公孙岳此计倒也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的战略,也许历史还会留下个“自贱荒民”的什么典故也不一定。
蝗虫密如飞箭的景象定要用一个词形容,那也只能是“世界末日”。
铺天盖地的蝗虫像一张极厚的毛毯,整个扎下来,遍地都是蝗虫,粗略一统计,第一波蝗虫的落地率,达到了每平米三十多只。按立方计算,可达每立方米三千只,一亩地就是几十万只。
这漫天飞蝗过境,少说要在几十亿只以上规模,照此推算,即便是百分之一的本地产卵率,明年也可能孵化出几百上千亿只蝗虫,不禁连见多识广的百里燕都倒抽一口凉气。
蝗虫自南向北一路扩散,所过之地寸草不生,徐国以及志国南方尚且无妨,冬天寒冷,常年下雪,虫卵过不了冬就会冻死。
而孙国北部、咸国、长孙国都是温热带、热带气候,冬天都在零度以上,蝗虫大面积迁徙,产下的虫卵熬过冬天明年又将掀起大规模蝗灾。
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持续数年,激生民变难保不是大概率事件。人活着是为了要命,高赋税之下,又缝连续数年天灾,老百姓食不果腹,官府赈灾不济,造反就成了唯一的生路。
看着满天蝗虫,百里燕不无担忧的说道:
“韵风兄,明年恐怕将激起民变呐。”
“贤弟何以见得?”
“丘南、咸西两郡贫户极多,田间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