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新政风波(13)
��境,就是广信公所为,意在令晋国调动北地精锐驻屯歧国,以此调虎离山,助广信公举事。
信中虽然没有言明广信公与志国暗通款曲,不难看出李萄的消息,多半是从景尚公长子李埭夫人百里娟,也就是百里燕姐姐那里弄来的小道消息。
“看来赵逊估计的不错,广信公姜闵此人真不一定靠得住!”
百里燕暗道,随即将信烧毁。转念想到李萄这是以退为进,她明知劝不动自己回歧国效力,就想以政治的尔虞警示自己,莫要做了广信公的牺牲品。
收起锦包,百里燕一时还不敢将这么多贵重东西交给萧儿,径自找了个柜子先藏了进去。
三十根金条不是小数目,加上此前已经存下的五根寸金,一小块金铤,合计三十八根寸金,约合三百八十根寸银,此外还有七根寸银,总价三百八十七根寸银。这么大一笔钱,搁在手里就是笔烫手山芋,真怕几天后税金司上门查税,全给撸走。
第二天,益草堂彻底停诊,百里燕买下两辆大车,将这几年积攒的工具、设备全部装进木箱,搬上大车,准备迁往广信城。
与此同时新政《推商税》在舆论的鼓噪下全面实施,第一个撞上枪口的就是陔陵排号第五的商绸缎商宋贵,光从宋家粮库炒出的米粮便多达十万石之巨,远远超宋家报税和账册的存粮总额,由此也坐实了某些“奸商不义之徒”囤积居奇大发不义之财的事实。
新政落实后的第五天,广信公姜闵差人来催,要百里燕带齐细软随从,明日在北郊小树林望山亭汇合,这是要启程返回封地的样子。于是当天下午,匆忙来到赵府,见到赵逊:
“赵将军,在下明日便要随广信公迁往广信,今日此来特有一事相求。”
“魏先生但说无妨,请坐吧。”
赵逊禀退左右,百里燕接着说道:
“在下思酿多日,既然将军维持与广信公关系只是权宜之计,在下以为将军可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何为另起炉灶?”
“将军虽然军中名望甚高,但怎奈手中无兵无势,若想维持与内朝各派之间关系,光与广信公保持联系,并不足以在关键时刻保将军后顾无忧。在下以为,当在广信城属地之外,另谋土地开荒,以作将军根基之用,不知赵将军能否通融。”
赵逊若有所思片刻,点了点头道:
“你是说,借树开花?”
“赵将军明见。”百里燕声音放低许多,继续说道:“广信公优柔寡断,我等外臣其实难有重用,
信中虽然没有言明广信公与志国暗通款曲,不难看出李萄的消息,多半是从景尚公长子李埭夫人百里娟,也就是百里燕姐姐那里弄来的小道消息。
“看来赵逊估计的不错,广信公姜闵此人真不一定靠得住!”
百里燕暗道,随即将信烧毁。转念想到李萄这是以退为进,她明知劝不动自己回歧国效力,就想以政治的尔虞警示自己,莫要做了广信公的牺牲品。
收起锦包,百里燕一时还不敢将这么多贵重东西交给萧儿,径自找了个柜子先藏了进去。
三十根金条不是小数目,加上此前已经存下的五根寸金,一小块金铤,合计三十八根寸金,约合三百八十根寸银,此外还有七根寸银,总价三百八十七根寸银。这么大一笔钱,搁在手里就是笔烫手山芋,真怕几天后税金司上门查税,全给撸走。
第二天,益草堂彻底停诊,百里燕买下两辆大车,将这几年积攒的工具、设备全部装进木箱,搬上大车,准备迁往广信城。
与此同时新政《推商税》在舆论的鼓噪下全面实施,第一个撞上枪口的就是陔陵排号第五的商绸缎商宋贵,光从宋家粮库炒出的米粮便多达十万石之巨,远远超宋家报税和账册的存粮总额,由此也坐实了某些“奸商不义之徒”囤积居奇大发不义之财的事实。
新政落实后的第五天,广信公姜闵差人来催,要百里燕带齐细软随从,明日在北郊小树林望山亭汇合,这是要启程返回封地的样子。于是当天下午,匆忙来到赵府,见到赵逊:
“赵将军,在下明日便要随广信公迁往广信,今日此来特有一事相求。”
“魏先生但说无妨,请坐吧。”
赵逊禀退左右,百里燕接着说道:
“在下思酿多日,既然将军维持与广信公关系只是权宜之计,在下以为将军可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何为另起炉灶?”
“将军虽然军中名望甚高,但怎奈手中无兵无势,若想维持与内朝各派之间关系,光与广信公保持联系,并不足以在关键时刻保将军后顾无忧。在下以为,当在广信城属地之外,另谋土地开荒,以作将军根基之用,不知赵将军能否通融。”
赵逊若有所思片刻,点了点头道:
“你是说,借树开花?”
“赵将军明见。”百里燕声音放低许多,继续说道:“广信公优柔寡断,我等外臣其实难有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