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血战杜阳(26)
姜亥说的气概凛然,公孙岳当然也不想割让国土,他说:

  “大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开阔天空。当下我军已疲惫至极,国库无力再战,纵使赢了战阵,晋军明年还会卷土重来,届时大王又如何应付。”

  “那也不能引狼入室,晋国未免欺人太甚。姒巍明为联姻修好,实为暗吞咸国,如此与灭国有何异同。”

  “大王此言差矣。太子尚幼,大王正值壮年,即便西寰入阁,晋国也与我达成姻亲血盟,日后有战,晋国必伸援手。”

  “倘若晋国见死不救呢。”

  “大王便可名正言顺废除西寰。”

  “如此岂不白白将江东之土拱手送与晋国,不成!”

  “大王,臣料定晋国必然向我伸出援手,绝不会坐视咸国被灭。”

  “何以见得?”

  “咸国地处长孙、志国、晋国、孙国四国要冲,向北可阻志国入北海,晋国断然不会让志国吞灭我国,打开进入北海出口。同理,长孙与孙国若要吞灭我国,必与晋国接壤,晋国国力强于长孙,孙国又与志国世仇,晋国若与志国达成盟好,孙国何以招架。

  我国此时倒向晋国,可得晋国国力为依仗,整顿内务自强国力,短时内诸侯无人敢于犯我。”

  “理是此理,但自古道,列国邦交皆为利,倘若晋国无利可图,何以出兵来援。”

  “但若西寰公主怀上子嗣,晋国便必然来救。”

  咸王闻讯,脸色顿时一沉:

  “如此借腹生子,与自绝宗庙于列祖列宗有何异同!”

  “大王,太子正妃虽只有一个,侧妃、侍妾大王可另立人选,自古母以子贵。谁人先生太子,岂是西寰一人所能决定。况且西寰年长太子七岁,男子皆喜新厌旧,西寰纵使美若天仙,人老珠黄之后与市井老妇无异。

  臣知大王定然吞不下这口气,但为长远计,此事大王万万不可与江山社稷置气呀。”

  公孙岳一席话并非没有道理,纵然西寰公主成为太子正妃,将来还有侧妃、侍妾,谁先怀上王子谁也不知道,况且太子只有十岁,男女合欢之事至少十四岁之后,四年时间再配两个貌美侧妃,先接上种,然后立为太子,晋国的盘算也就落空了。

  可公孙岳哪里知道,西寰公主是何等厉害角色,真要是泛泛女流之辈,公叔阔也不能指定西寰公主入阁咸国。

  咸王权衡再三,长长叹了口气,萧索与无奈之色尽显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