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血战杜阳(7)
��那顿鱼。是晋军退走之后,尹秧城为了补充食物,忙了一个多月的咸鱼,结果却被鼎炀侯一声令下几个晚上十几万大军都吃光了。

  其实那点咸鱼,根本就不够十六万人吃,萧这种弱不禁风的小兵,遇到强蛮的兵蛮,肉肯定是保不住的。加上伙食减量,兵蛮抢夺其他兵士口粮的情况屡见不鲜。

  吃完了马肉,萧舔尽了食指,脸上洋溢着幸福,就因为一块肉,能让他满足。

  “萧,告诉魏大哥,你为什么没个姓呢。”

  “爹爹就没有姓,萧也就没有姓。”

  “原来是这样。”

  百里燕不免有些伤感,这时萧又问:

  “魏大哥识字,大哥给萧取个姓吧。”

  萧渴望着看着他,百里燕有些无措。

  这个时代,姓氏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普及,但也并非所有人都有姓氏,一方面是不同地方的风俗,一方面是文化水平太低,有的则是因为犯法,被除隔出姓氏,像犯法的奴隶后代,也不准有姓氏。

  想到这里,百里燕浅然一笑:

  “姓是一家的大事,魏大哥怎么能给萧随便就取个姓呢。”

  “可魏大哥识字啊,魏大哥是读书人,读书人一句话就能治国安邦,所以读书人就是大能人。”

  从萧的眼神里,百里燕看到崇拜,对知识分子的崇拜。

  也许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确实比任何职业都更受尊重,所以在萧看来天经地义的事,在百里燕看来难以理解。如果姓氏都能随便起,其实跟认贼作父没什么两样。

  继续吃着那张光饼,萧挨着百里燕更近,也许在他看来,百里燕就是一个能人。

  此后几天,肥城、尹秧城的一万人马赶到骇穗,至此咸军人马总数超过十二万,在继续修整三日后,大军开营向东进发,全军进入战斗状态。

  骇穗到杜阳不过半天路程,但愣是走了一天,距离城外三里扎营。由于已经不在赵逊帐内,百里燕对晋军布防一无所知,仅仅只能通过目视观察。

  晋军大军在杜阳城以东,而没有部署在杜阳城的南面或者北面。而是在杜阳城以东的城下东北、南北两个方向都有营寨,这意味着韩合是将大军一分为三,呈品字形布防,三营互为犄角,不论咸军攻击哪一点,都能获得另外两营的增援。

  更糟的还在于咸军由西而来,而韩合大军扎在杜阳城东面的城墙下,如果韩合采取坚守城外大营策略,这意味着如果咸军从西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