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机动转场
国只要有充足的粮草军需储备和后勤保障,战时可将军队规模迅速推升投入战争。

  其次是郡兵和郡县守城兵马,作为常备戍兵战时的第一补充兵源,但装备低劣数量少,战斗力较差,平时驻扎与各郡县,职能近似半警察半武警性质。

  役兵作为临时补充,战时强制征召,可免部分田租赋税和徭役,战死可得米粮抚恤。

  禁军作为王室直辖力量,数量不多,但器械精良,皆由二十岁以上的军中老卒充任,其待遇更高于戍兵,甚至有额外军饷,以彰显等级和地位差异。

  王公贵胄实际统治着列国,子弟门生私兵武装也是一股不可小觑力量,少则数百,多则两三千,都是王公贵胄豢养的私人军队。战时亦可随军出征,获得的战功,在座主和王公贵胄的推荐下,甚至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封赏,并直接调入军中充任中高层军职。

  “募民军”性质兵员很杂,最主要特征是募民军享受参战期间的减免征粮、税赋,同时享有战争期间获取的军功,军功可以折算粮食和减免的税赋、征粮、徭役,战争期间受征召募民军的将领节制,一旦战争结束,募民军可自行解散。

  同时募民军参战人员可获得占领地为期三十年免税田产,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员参加募民军,很多人争相参战,无非就是为自己留一块土地。

  而时下制度决定了土地理论上都归君王这个大地主所有,除有非封赏,所有人种的田,除了自留粮,所有粮食作为税赋上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下的土地制度严重剥削了农民积极性。

  募民军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军制改革和生产力不足应运而生的职业。

  偌大的国家,不可能给所有人配备兵戈铠甲,当下总体仍处于农耕青铜器晚期,铁器早期时代,生产力相对低下,常备军能养几十万,战时动员一百多万人参战,百万人从事后方运输生产是常有的事。

  再多人,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多少兵器武装多少人,因此农业产出直接制约了军队的规模。

  当然,当下暴兵的速率大体也不逊色与春秋战国晚期,秦一统中国的局面。晋国这等体量巨大人口三千万以上的大国,战时暴兵百万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

  募民军作为正规补充,基本上不参与正面野战,将帅使用也考虑使用时机。性质更像是敢死队,担任机动和野战攻坚行动,越是任务危险战役,募民军出动概率越高。

  正因为三十年免租不纳税田产,远比普通兵士一生所能获得的荣誉、粮食多得多。所以募民军虽然人员复杂,但基本上都是不要命的,为了一口吃的,真的可以拼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