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左右为难
�了一眼,甩着膀子来到宫中无人处,背对着范涛一脸不悦:

  “说吧,到底是何计!”

  “我知那公子燕定不会去,故而将军需先说动博源君,以邀访为名,请公子燕远赴梁国。如此,将军事后再与公子燕提及随军出征一事。并许诺,待到前线,便令人送其至梁国与博源君相会。如此,百里燕岂不中计。”

  “既如此,倘若博源君与公子燕对质,此计岂不走漏。”

  “非也,将军无需与博源君当面提及有意令公子燕赴梁国,只需令将军之子王砺,以押运借粮之名,押运些许粮草前往梁国。如此待到博源君离去,再与公子燕提及出征前往梁国一事,公子燕便不再生疑,其亦无从与博源君对质。”

  “但据本将所知,大王断然不会借粮予梁国,何来借粮一说。”

  “诶……大利不可予之,蝇头小利岂能不图!”

  博源君前来借粮,晋国当然不可能大举借粮,但是面子总得有,所以可以意思意思,稍微给点,打发博源君走人,然后让王硕之子王砺押运粮草。

  等博源君走了,再让王硕跟百里燕说,就说博源君曾经提起,让他抽空去一趟梁国博源君府上做客。

  这样一来,心怀出逃之心的百里燕势必认为此乃大好时机,于是必然答应随军出征,到时候抵达晋、咸边境,也就由不得百里燕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塞骞现在不在,塞骞回了孙国,孙国挨着梁国,到时百里燕转念一想,到了梁国能靠谁,只能暗中与塞骞勾连,而后出逃返歧。

  要说范涛此计确实狠毒,晋国手上不沾一点血,就能让歧国大出血。

  于是当天夜里,王硕等在府中,等着女儿王蕊回府。

  “爹爹,何事唤女儿。”

  王硕强挤笑颜道:

  “蕊儿,今日博源君可又造访燕公子。”

  “回父亲话,是如此,他二人相谈甚欢。”

  “哦……”王硕捻着下颚长须接着道:“为父近日军务忙碌,无暇前去拜访博源君,不如明日蕊儿代父相请,前来一叙如何。”

  “既如此,为何不令燕子代劳,他可是博源君食友,如此岂不更好。”

  “蕊儿有所不知,燕公子既已做东,若令其请博源君移步,这恐怕不合礼制,也令博源君不快。倘若假以蕊儿之口,却无大碍。”

  “女儿明白了,那明日女儿便去请博源君过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