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礼贤下士
若能得到卫国策应,直接兵伐志国,岂不比劳师远征占了歧国再伐卫国更划算。

  老夫能想到,伍算工于数算之法,定能料到。”

  “可公子燕不是病怏痴傻了嘛,为何能答出伍算所问,内院之中所谈之事,相国可有见解。”

  “这个……老夫不知喽……不过西门华将《列国文范》破例售予公子燕,此事值得推敲。不过他命不长矣,读书又有何用。此外三世子回都,不先觐见大王,却去同文书苑,大王还需规劝公子昌,勿要过分女色。”

  “此事寡人心中有数,待昌儿回宫,寡人亲自问他。倒是昌儿此番回都,定是为了咸国公孙岳变法一事,相国对此事有何见解?”

  “关于公孙岳变法,由于咸国严查奸细,我国细作实难获悉变法之机宜。倒是有所耳闻,这公孙岳虽然经纶满腹心怀抱负,却是一徒有其表纸上谈兵者。”

  听到这里,晋王眼前一亮,坐回榻上从盘中取了柑橘拨开,然后分了一半给公叔阔,公叔阔略欠身,顺手接过来。此时晋王边吃边问道:

  “相国何以见得公孙岳此人徒有其表,只可纸上谈兵。”

  “此事尚难断定,不过有一事老夫可以断定,这所谓变法,乃变之国本,何为国本,乃天下苍生生计也。苍生之内,除了国君,既有内戚、外戚、宫闱三贵,还有士大夫、封臣武将、太守,之下便是天下万民。

  这其中当权者乃三贵,卫权者乃士大夫、封臣武将、太守也,卫国者天下之万民。而天下之生计额有大限,若要以生计之根本变法,以上三者必生嫌隙,长此以往,咸国不战自乱。”

  “哦,那相国以为,我晋国可否变法。”

  “不可。”

  公叔阔断然否定晋王,晋王不解:

  “为何天下皆可变法,唯晋国不可。”

  “老臣说了,变法者,乃为天下苍生生计之变,不到天时,万不可轻易改弦更张,否则将伤及国本。我晋国地处东原,土地肥沃广阔,稻米丰硕,百姓丰衣足食,何须为苍生变法。倒是大王应该尽快为大王霸业变法,速请伍算入宫。”

  “那好吧,还请相国劳烦一趟,请伍算大师前来,寡人望他早助晋国成就霸业。”

  “诺,待三公子回宫,老夫问明详由,便即刻备礼相请。”

  于是当天傍晚,姒昌离开同文书苑回宫不久,公叔阔摔人前往同文书苑,差人传名帖与西门华,西门华转给伍算,伍算一笑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