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母为后】(34)
;「那么汤爱卿的意思是,即使朕现在要颁布的‘求贤令’,也换不来天下有才之士的热切效忠吗?」李阙瞪了这老头一会儿,突然出声反问道。
老头儿一愣,并没有反应过来李阙要说什么。
「朕宣布,即日起向天下广招贤良,打破惯常科举的等次限定,天下有才之士,无论出身门第和之前的科举等级,都可以参加考试。
考试项目将由朕召集大学士集中磋商拟定。
考试定在明年开春举行,朕着令吏部全权负责,在大梁的各郡县分别同时进行,其中的最优秀者将入京接受我的亲自考核。
诸位爱卿以为此举如何?」在场的官员们都是人精,脑筋一转就立刻明白了李阙此举的意图。
大梁朝虽然也有科举考试,但是门第观念集中,人才的选拔往往被控制在地方上有威望的大家族或者文人派系手中,如果真的能够有皇帝亲自干预组织一场全国范围的招贤活动,必定会激情寒门学子们极大的热情。
如此一来他们对李阙之前那些有些悖逆人伦的举动自然要停止口诛笔伐了。
毕竟这些事情说穿了也就是读书人的一张嘴。
上一刻还在破口大骂皇帝乱伦的士子们,若是真得到了晋升的机会,恐怕立刻就可以把这些说成是无关紧要的「小德」,然后赞颂皇帝选贤举能,心系苍生的「大德」。
吃软不吃硬,是自古书生的通病,上位者稍微表现一点低姿态,很容易就能博得一个好名声。
此时,在场的不少官员都在心里称赞李阙的高明了,仅仅这样一个简单的举措就能极大地挽回其在士人中的骂名。
虽然这样一来还要面临那些豪门望族被触动利益后的反弹,但对李阙来说此时挽回名声才更为重要,这就算是一种取舍了。
「陛下此举恐怕还需三思,我朝原本的选拔制度已足够为朝廷输送人才,陛下何必……」此时高汤虽然意识到了李阙这招的高明,但还是下意识地继续劝阻,立刻就被李阙粗暴地打断了。
「高爱卿,我看你是年事已高,这朝堂上的事情也有些力不从心了,你就和你那些同僚一样告老还乡罢!」李阙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说完,他也不再看一脸不甘心的高汤,继续抛出了更多这两天和陈颖通宵达旦立下的对策。
「减免百姓田税、盐酒税……免除徭役三年……」「大赏军中将士……」这一系列举措,归根结底都是惠利普通百姓、士兵等各个阶层的,因为这些人最易受到地方势力蛊惑。
&
老头儿一愣,并没有反应过来李阙要说什么。
「朕宣布,即日起向天下广招贤良,打破惯常科举的等次限定,天下有才之士,无论出身门第和之前的科举等级,都可以参加考试。
考试项目将由朕召集大学士集中磋商拟定。
考试定在明年开春举行,朕着令吏部全权负责,在大梁的各郡县分别同时进行,其中的最优秀者将入京接受我的亲自考核。
诸位爱卿以为此举如何?」在场的官员们都是人精,脑筋一转就立刻明白了李阙此举的意图。
大梁朝虽然也有科举考试,但是门第观念集中,人才的选拔往往被控制在地方上有威望的大家族或者文人派系手中,如果真的能够有皇帝亲自干预组织一场全国范围的招贤活动,必定会激情寒门学子们极大的热情。
如此一来他们对李阙之前那些有些悖逆人伦的举动自然要停止口诛笔伐了。
毕竟这些事情说穿了也就是读书人的一张嘴。
上一刻还在破口大骂皇帝乱伦的士子们,若是真得到了晋升的机会,恐怕立刻就可以把这些说成是无关紧要的「小德」,然后赞颂皇帝选贤举能,心系苍生的「大德」。
吃软不吃硬,是自古书生的通病,上位者稍微表现一点低姿态,很容易就能博得一个好名声。
此时,在场的不少官员都在心里称赞李阙的高明了,仅仅这样一个简单的举措就能极大地挽回其在士人中的骂名。
虽然这样一来还要面临那些豪门望族被触动利益后的反弹,但对李阙来说此时挽回名声才更为重要,这就算是一种取舍了。
「陛下此举恐怕还需三思,我朝原本的选拔制度已足够为朝廷输送人才,陛下何必……」此时高汤虽然意识到了李阙这招的高明,但还是下意识地继续劝阻,立刻就被李阙粗暴地打断了。
「高爱卿,我看你是年事已高,这朝堂上的事情也有些力不从心了,你就和你那些同僚一样告老还乡罢!」李阙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说完,他也不再看一脸不甘心的高汤,继续抛出了更多这两天和陈颖通宵达旦立下的对策。
「减免百姓田税、盐酒税……免除徭役三年……」「大赏军中将士……」这一系列举措,归根结底都是惠利普通百姓、士兵等各个阶层的,因为这些人最易受到地方势力蛊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