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雕花木盒
  西元2035年,一个被科技围绕,充满ai智能与绿能的时代。

  电动车取代了燃油车,曾经被视为黄金的石油逐渐被替代,都市丛林佈满天眼,人人被无时无刻地盯着,手机则变成了一个手环,一只笔,一个钮扣,只要轻轻一按,可以选择在眼前投放出一片小型投影萤幕,却少了隐私。

  如今,就连葬礼也是浓浓的科技感。

  音响唸的佛经,环保的电子輓联,假的香,映满墙的投影立体花束,以及逝者的照片。

  色的,一脸的璨笑,露出月牙状的眉眼,也不知从哪找到的,似乎稍微年轻了些。

  今天是阿嬷逝世的第一天,也是莫佳青即将步入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的第一天。

  除了因为上年纪耳朵重听,阿嬷一向身体健康,直到年初的一场感冒把她击倒,后来便卧病在床。

  发现的人是照顾阿嬷的印尼看护。早上发现,下午葬仪社就火速佈置好灵堂。

  整个灵堂中,莫佳青能看见的唯二实体,只有那一盘盘的水果,和一群冷血无泪的子子孙孙,几名挽起头发的年轻师姐,口中唸的经全被盖过,两眼飘呀飘的,不知是在看哪。

  据莫佳青的老姑姑说,在阿嬷的那个年代是要披麻戴孝,守七七四十九天的,要怪就怪在现在没人肯办,说完还要用手擦擦隐形的泪水。

  来不及莫佳青好奇发问,年轻一点的二姑在一旁听见,不屑地哼了哼「你守一个我看看,不说不流行,我们也老了没体力了,再说现在办丧事得花多少钱啊,都只是做给人看的,不如省点好分钱」

  更年轻一点的叁姑姑听了,又说「要不要请个孝女来哭,我总觉得这样不太好,睡觉做梦来找我们怎么办」

  说到最后,身为莫家的最后一子,也是独子的人终于忍不住发声「哎姐,都在小孩面前胡说八道什么啊,现在哪还有那种可以请,都什么年代了」

  这个独子是这个是莫佳青的父亲,赶上晚婚潮,四十岁结的婚,现在快六十的年纪,也当了爸,一张老脸仍是逃不过几个姐姐的瞪视。

  身为独子又是老么的他,在阿嬷眼中最受宠,现在阿嬷走了,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好在遗产这事早有法律明文规定,阿嬷也不算偏心,把老房子和一些钱留给莫爸,剩下不多却值钱的土地就给她的女儿们,甚至留了自己的棺材本。

  彷彿阿嬷早有先见之明,以防后患,否则莫佳青毫不怀疑她这几个老姑姑定要为遗产和丧葬和莫爸吵个十天半月,说不定连该怎么办都还要吵上个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