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风波的人都知道,他们家君上如果沉着脸扔出个问题让朝堂上唇枪舌战吵的昏天黑地不可开交,那问题牵扯到的人就可以不用担心了, 因为吵的越厉害,最后越可能不了了之。

  可一旦他们君上笑吟吟让人宣读诏书, 得,也别想着能有回旋的余地了,能有命留下来就不错了。

  南氏族人在朝堂上的不多也就算了, 这么多年了怎么一点儿也不了解君上的性子,不搞事就不搞事,一搞事就揭逆鳞,也不看看他们家君上是那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性子吗?

  朝会上本就没什么正事儿,被卫公这么一吓就更没人敢说话了,南氏在卫国嚣张惯了,如今被贬为庶民,倒不如直接死了一了百了。

  戚邑那么好的地方给他们做封地,老老实实待在那里不就行了,还不满足非得和魏国打交道,如今这般下场也不亏。

  卫公撑着脸坐在上方,看底下人虽然神色各异却没一个敢给南氏求情,唇角微扬说道,“待公子冠礼之后,戚邑便留给他做封地,诸位可有意见?”

  卿大夫们连忙回神,他们当然不敢有意见,这个时候只能高呼“君上圣明”,不然让君上不高兴,只怕自家封地也得跟着缩小。

  公子霁的封邑即便不是戚邑也会是其他富庶的城池,以他们家君上宠弟弟的程度,如果不是因为帝丘是国都不能往外封,估计会直接把帝丘封给公子霁。

  卫国如今城池不多,除了帝丘和戚邑两座大城之外,其他和这两处差不多的都归了赵国,剩下的城池虽然也不差,但是比起帝丘戚邑来说还是有些不足。

  随着公子霁年纪渐长,他们一直都在担心哪天君上心血来潮要滑天下之大稽真的想将帝丘给他做封邑,现在南氏来这么一出,至少不用担心以后冒死觐见了不是?

  事情往好处想,公子性子温和,在戚邑也不会和南氏一样嚣张跋扈勾结魏国,他们卫国本身就没剩下多大地盘,再让他们吃里爬外弄去魏国,得,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公子霁好啊,虽然小孩子家脾气还没个定数,但好歹不会把自家地盘拖到别的地方卖了,君上圣明,君上圣明。

  今天朝会上发生的事情不少,但是结束的却比往常都要早,大臣们出了宫门后没有各自回府,而是三三两两结伴去了城里酒肆,他们得好好合计合计南氏没落之后他们接下来如何才能获利最多。

  戚邑是个好地方,公子霁年纪小不会搭理,只要他们不会碍着公子的事儿,君上乐得让他们插手戚邑的庶务。

  不干活只坐着钱就行,这么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