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对别国商旅没有影响,就算有些影响,他们的商队直接和秦公对接,来往间带的多是盐铁等物,影响也影响不到他们。

  用后世的话来说,他们就秦国的“皇商”。

  秦人行商受到限制,可卫人不能冒那么大风险去塞外草原,现在离新政变法还有几年,等再过几年就没机会了。

  “带人过去没问题,只要他们吃得了苦受得住塞外艰辛,种子我会让人留意,有什么新鲜东西都给你留着,不过带酒就不必了。”公子虔摇了摇头,表示那等好酒他们自己人还不够喝,怎么能去便宜塞外的戎狄胡人?

  “长公子觉得那些烧酒很好是不是?”卫霁笑了笑,看着公子虔询问出声,“若有一坛烧酒放在面前,需要用上好的战马来换,长公子肯换吗?”

  现在草原上最大的几家部族还没有形成,对秦国来说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来自草原。

  戎狄其实并不是都住在塞外,早在春秋年间,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原,尤其是秦晋两国,住在那里的戎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几百年间戎狄部落要么被诸侯国吞并,要么就是被赶到北边,总之一句话,想留下来就得听他们的。

  比如不久前被公子虔带兵灭了的西戎獂王,獂部落此后就归秦国管辖,过个几十年上百年其中的百姓就和普通秦人没什么区别了。

  被吞并的戎狄部族很多,还有一部分不肯寄人篱下,就卷铺盖拖家带口舍了生活舒适的中原地区,眼含热泪的去西边或者北边和那些原住民抢地盘去了。

  他们欺负不过中原诸侯,打起草原上的部落还是下得了手的。

  春秋时期草原上的楼烦林胡月氏乌氏等部落都很弱,后来不断有中原逃过去的戎狄人前去投奔,人多了后来自然也就强大起来了。

  虽然名为投奔,但是戎狄人多又能打,最终能控制部落的究竟是谁还说不准。

  如今秦国附近还有义渠西羌月氏乌氏等部落存在,赵国附近有楼烦林胡等,说强大也不强大,但是说弱也不弱了。

  卫霁在心里真情实感的为这些部落掬一把同情的泪水,弱小的时候受欺负,强大起来更要受欺负,他们如今的实力越来越强,再过个几十年,义渠就得归秦,楼烦林胡更是被赵国武灵王一块儿给灭了。

  还能怎么办,怎么打都打不过,除了继续向北逃向西逃还能咋滴?

  如果不是因为中原诸侯国太过强势,使得戎狄不得不一步步向北向西逃,月氏匈奴东胡等政权也不会那么快强大起来。

  匈奴接的难民最多,实力膨胀的也最厉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