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
�多少。”

  “哪怎么卖了这么多?”朱春来也奇怪,自己先进屋。大家也都进去,钟玲和婆婆赶忙把饭菜摆上。

  “爸,你知道什么?我们卖的对联、福字只有五分、一毛的,贵的年画才五毛,不过,你知道吗?我们从市里进的货是论捆的,一捆有一千多张。这中间的利润啊有三四倍啊!”朱宝琴解释给父母听。

  “天啊,差这么多?还真不能小看了。”

  “没错,每家过年都要图个吉利,再困难,也要买对联的。”丁荣今天的话也很多。

  “那我们喝一杯吧!”朱春来兴致很高。

  “好,我也喝一杯,小玲,你也喝点!”冯珍开恩了。

  “爸、妈,还是不要吧,一会儿我担心可能有人来批货。”一句非但没有打消大家的劲头,反倒让一家人干劲十足。

  虽然有思想准备会来很多人,不过他们没想到还没吃完饭就开始来人了。先是本村的几个做买卖的人,再来是今天在集市上的其它的地方的人。钟玲负责记账收钱,丁荣夫妇和冯珍负责给人付货。而作为一家之主的朱春来这时候只能看孩子了,急的不得了。

  一直忙到了深夜,钟玲大概的拢了一下帐,一共收了八百多,仅仅过了一个晚上就卖了五分之一,大家又兴奋又累,都笑的合不拢嘴。

  “我们明天付货的时候,不要小气,适当的送点优惠给人家,这样以后他们才不会和别家做生意。”

  “行,你说咋办都行。”朱宝琴现在对钟玲可是完全的信任。

  本来第二天朱宝琴打算还去赶集的,不过被钟玲阻止了,这么好的项目,想要挣钱的人都会慕名而来的。果然第二天从下午开始,来批货的人就络绎不绝,朱家的人的兴奋持续着,钟玲第二天手里可以调动的资金有一千二百块,根据市场的行情,又想出了一些新的点子,又想起几个民间比较受欢迎的故事,第三天上午,钟玲先到乡里给孙伟打电话,然后又顺便买了一些好酒好菜,犒劳一下家人。

  当丁荣第三次去乡里取货的时候,带回了朱宝刚的信,钟玲也不顾忌家人了。货也不点了。直接回屋里看信。

  “钱都不挣了!女人啊,就是离不开男人。”冯珍幸福埋怨。

  这次接到信的时候,比上次还要紧张,深吸一口气,慢慢的、小心的打开。

  小玲:

  收到了你的来信,家里都好吗?爸妈身体还好吗?姐姐一家怎么样?我在部队很好,不要担心,让爸妈也不要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