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状纸
��证就一定没有皇上的眼线了?

  这要传到皇上耳中,还不得把皇上气的够呛,先要了她儿子的命?

  有这样病急乱投医的娘,做儿子的没得死的更快。

  梅侧妃被王爷禁足后,王府就平静了下来,王府外就没那么平静了。

  因为北云侯夫人来了。

  来的比大家猜测的都要快。

  毕竟誉州距离京都快马加鞭也要些日子,何况送信一来一回了。

  大家不知道北云侯世子一直嚷嚷着要进京,誉州再繁华,也繁华不过京都,这几年北云侯夫人都没携带儿女回京,就是担心一双儿女被京都的锦绣膏梁迷花了眼,不肯回誉州。

  三年前,北云侯世子十五岁,回京待了半个月,就死活不肯回誉州了,北云侯夫人连哄带骗,最后是小厮押着上的马车。

  这回北云侯世子提了几回,被北云侯夫人回绝了,实在拗不过儿子,这才说写家书问问。

  这是搪塞之词,她知道护国公老夫人不会同意。

  北云侯世子也不坚持,毕竟他年满十八该懂事了,那话怎么说来着,儿大不由娘,做儿子的不能事事都听娘的。

  他留了封家书就离家出走了。

  他去京都了。

  外祖母和舅舅不让他进京,他不去叨扰祖母和舅舅便是了。

  但凡他进京,先去的护国公府,让护国公世子陪着在街上溜达一圈吃顿饭,也不至于葬送掉小命。

  北云侯世子的性子,北云侯夫人知道,誉州北云侯府可以说是只手遮天,北云侯说的话甚至比圣旨还管用,她儿子也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这性子在誉州没人敢惹,可京都权贵遍地,不是什么人护国公都罩得住的,天子脚下,也是大夏朝最可能讲理的地方了。

  看到留信,北宁侯夫人就让丫鬟收拾行李,火急火燎的坐着马车往京都赶。

  只是马车到底比不上骑马快,这还是北宁侯世子被一路的美景佳肴吸引耽搁了两天,不然也不会隔了一日就追来了。

  昨天一大早,北宁侯夫人就心神不宁,一路催着车夫赶路,紧赶慢赶,傍晚在驿站歇脚,就碰到了护国公府派往誉州传话的小厮。

  得知儿子被当街打死,北宁侯夫人一口气没提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痛哭到半夜,实在等不及,车夫披星戴月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