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卧薪谋复
  如此下去,又是起义。

  李洁对农民起义是了解的,那是民心所向,而且在当兵的将士中,多数是农民出身,一旦起义,那些将士不会抵抗的,甚至反击一戈。

  而且农民起义,那是心齐,不打也是死,所以是可怕的。

  这样做,李洁是没有办法了。

  当初沈初燕培养这两个孩子,李纯和李洁,一个就是武定江山,一个是文保江山,可是到最后,竟然弄成这样子。

  如果李纯当了皇帝,李洁也随之出现,做相,那么李家江山至少不会出现目前的情况。

  李洁替帝,如鲠在喉呀,宝宝心里苦,想不开,疏于管下朝政几年,就变成这样了。

  那么,这样下去,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李洁完全就不清楚。

  七月,杀戮开始,林相当夜被斩杀在府里,罪名公布于天下。

  随后就是各大官员,各地的官员,查实立斩。

  青国上下,人人自危。

  八月底,结束青国肃清案。

  牵连的人上千人。

  一时间,李洁无官可派,有一些小县城,就成了无官之城了。

  李洁宣布无官之城,自治管理。

  青国大乱出现端倪。

  八月中旬,李纯宣布迁都藏洲。

  迁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实际李洁已经暗中操作了。

  宣布的时候,就是人员集体的离开。

  李洁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到藏洲定都后,开始远程的管理。

  如果有造反的人,藏洲也是非常难攻的,不习惯这儿的生活,是打不进来的。

  主要就是,藏洲海拔高,氧气稀薄,平原的将士进来,至少要经过两到三年的适合,适当的训练,才能战斗,那么杜南边这儿有藏洲将士十万,以一当百,这样就能保青国之安。

  李洁治国确实是有点办法,而且也预料到了,这场肃清,必然有造反之人。

  果然如此,迁都到藏洲的第二个月,原安京造反,带头的是林和林相的儿子。

  被杀官员的家属,带头造反,而且带动了农民造反,这些年来的压抑,让农民起义了。

  杜南边派去十五城的将士,一时间的太分散,局面失控,为保实力,李洁下令,马上撤回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