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董卓控权的两把刷子(3)
�欢的书便是它了,百读不厌,爱不释手。”

  “春秋有大义,云长亦是有大义呀。”刘备听了关羽的话说道。

  此时只见简雍从远处小跑了过来,说道:“你们笑嘻嘻的在说什么呀?”

  刘备一见简雍,便故意说道:“我们刚才在谈论你是不是在军营里碰上姑娘啦,这大半天的也不见个踪影。”

  “害!哪有什么姑娘呀,我刚才看那些兵刚训练完,就跑上去和他们随便聊了聊,他们说这何进召集豪杰,可不单单就召了鲍信,王匡,桥瑁以及毋丘毅几个啊,还有召集了西凉的董卓以及并州的丁原呐。”

  “什么,这些地方的人竟然也来啦。”关羽一听,蔑视地说道。凉州和并州都处于汉朝的边境地区,当地的百姓与大量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由于长期受到羌胡以及南匈奴的入侵,东汉政权无力顾忌,为了维护内地的稳定与安全,因此汉光武帝刘秀就下令凡凉州人不得内迁,还把他们当做贱民来看待。

  同时东汉的朝臣们从光武帝开始就话经文弱兵制,于是出现了文弱的边郡守将以及不再训练有素的军队。面对羌胡之入侵,边郡太守、长史等纷纷要求内徙,不做应战。朝廷甚至还有‘弃凉州’的公开言论,使得凉州并州的政治地位愈发下降,这就是为何关羽要对董卓和丁原提出质疑的声音。

  此时刘备说道:“看来凉州势力和并州势力也打算借着宦官,外戚和士族三者之间的政治斗争来挤进我汉朝的核心政权呀。”

  “哦,哥哥的意思是?”

  “凉州和并州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一直被人瞧不起,居住于那里的人一直以来被大家称作贱民。就拿凉州来说吧,为了防止羌胡的入侵,光武爷就下令凡凉州人不得内迁,这就导致了居住在那里的人备受欺凌与歧视,名将张奂甚至不惜用战功来换取户籍内迁到弘农,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再受人欺负。永初元年,羌乱爆发,庞参授意其子庞俊上书,要求凉州士民转居三辅之地,虽未明确提出内徙边郡而‘弃凉州’,但仍可看出‘弃凉州’主张已产生了的萌芽。”

  “弃凉州?之前我们也听过一些,但具体就不大了解了。”

  “永初四年,随着战事扩大,兵费日广,连年五谷不登,粮价暴涨。因此庞参再次提议‘徙边郡不能自存者,入居(三辅)诸陵,田戍故县’,不需因西域之事而重困凉州,因凉州之事而重困三辅。由此他认为不仅要放弃西域,而且要放弃凉州。而邓骘也‘以国用不足,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为由,使公卿集议放弃凉州之事。”

  “为了汉朝的整体安稳而要放弃整个凉州,这够狠。不过现在凉州在,想必当时朝廷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