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饭票
  安顿好焖烧炉,陈宪又亲手点燃了一座锻造炉子,动手将一块熟铁烧红后反复折叠锻打。

  经过十多次的折叠锻打,他将这铁板锻成了长尺半,宽一寸,厚两分的铁板。

  陈宪开农家乐,为了带领客人们体验diy冷兵器的乐趣,专门高价请来一个老铁匠,认真跟着学过一段时间,手艺当然算不上高明,但也够用了。

  亲自示范后,他让学徒们点燃了所有的四个打铁炉子,然后几人一组,一部分人拉风箱,一部分人互相合作,将买回来的铁料中的熟铁料进行十三次的折叠锻打,最后都要打成一尺半长,一寸宽,两分厚的铁板,他要求下午吃饭前,每人都必须拿出一个成品来让他检验。

  在锻打的时候,他要求煅烧速度要快,锻打要细,锻出来的铁板要平整,要方正。

  陈宪这么做,一方面是要学徒们练练手艺,另一方面,也是为以后锻造武士刀准备材料,这些经过反复折叠锻打的熟铁杂质更少,可用作包钢法打造中,刀背内层的夹铁。

  指导了一会学徒们干活,陈宪拉起袖子,看了一眼时间。

  陈宪是个机械表喜好者,去年手头宽裕之后,就花了几万块,买了一块汉米尔顿的机械腕表,一直带着,从不离身,这表质量相当不错,也算物超所值。

  发现焖烧炉点火已经超过两个小时,陈宪让两个拉风箱的学徒停下,将炉子的出灰口和燃烧室的炉门全都用专门的铁片封闭起来。他让两个拉风箱的学徒不用再管这个炉子,也去和其他学徒一起学习锻铁。

  一天下来,每个少年都交出了一块铁板。

  陈宪根据每个人上交铁板的质量,给了每人一张自己手写的饭票。

  为了养活这群少年,陈宪将杨敬宗的大嫂和吴亮的二嫂都雇了过来,专门做饭。

  陈宪给学徒们的饭票分为上中下三等,所对应的伙食等级也不同,上等有肉,有饭,有汤,中等的青菜豆腐配胡饼,最差的酸菜豆腐配高粱饭。

  陈宪希望通过饮食的区分来激发学徒们的积极性。

  少年人总是简单,听陈宪说了饭票的意义之后,拿到上等饭票的自然是眉开眼笑,拿到下等的,羡慕嫉妒恨也写在脸上。

  吃过了下午饭不久,杨敬宗和吴亮照例带着一群年轻的杨家庄丁来到了铺子里。

  陈宪带着庄丁们来到院子后面的空地上。

  在空地的四周,背靠着荆棘围墙,栽着一排木头桩子,桩子的上、中、下,大约相当于人的头,胸,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