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困境


  他甚至想不管国内政治改革还未完成,就不顾一切的和蒙古人来一场生死决战。

  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恐惧,因为陈宪相信,时间永远站在他的一边。

  ……

  攻克了技术难关的蒙古人一边驱使各地百姓开采铜矿,一边四处收集铜料和铜钱,大肆铸造铜炮。

  经过一年多的积累,蒙古人就拥有了上百门十斤野战炮,数百门五斤和七斤的野战炮。

  情报显示,蒙古人不但掌握了燧发枪的制造方法,他们很可能还掌握了陈宪发明的枪管钻床的制造技术,罗丝的制造技术,甚至是刺刀的锻造技术!在蒙古的怯薛军中甚至开始出现板甲!

  这些年,木华黎攒了不少的火绳枪。

  从零开始制造一把燧发枪并不容易,就算有枪管钻,制造一根枪管也需要三天时间,但如果有现成的火绳枪,用来改造成燧发枪,那工期至少能缩短两倍!

  木华黎这些年积攒的数万把火绳枪,正在被成吉思汗那庞大的匠作营改造成粗糙的燧发枪……

  除了工人,那些来自河北的地主豪强们,还通过他们残留在河北的关系,从真定府俘虏了不少陈军的低级军官回来,让成吉思汗和木华黎他们了解到了陈宪军中最新的变化。

  木华黎学着陈宪的方式,建立了一支纯粹由燧发枪手组成的步兵方阵。

  在演练当中,木华黎和铁木真他们发现,这种纯燧发枪手组成的步兵,在对抗由长枪手和燧发枪手混编的莫里斯方阵时,有着极大的优势,但在对抗骑兵时,则没有太大进步。

  得到这个结论之后,铁木真立即从原本汉军的火枪手中,抽调出数万人,配发带刺刀的燧发枪,按照陈军组织形式组建,训练方式训练。

  在一些变节的陈军军官的帮助下,蒙古汉军中的线性整列部队迅速扩大。

  成吉思汗和他的将军们,通过演练研究陈军的结构和战法,对手下的汉军做了一些让人吃惊的改变。

  首先,在反复验证了燧发枪的威力之后,成吉思汗下令去除掉了汉军身上的布面甲。

  布面甲这东西还是木华黎从完颜平涛那里强要来的。

  当初木华黎派去帮助耶律留哥和完颜平涛作战的千户在战斗中发现,崛起时间不长的完颜平涛竟然能做到全军都披挂一种古怪的盔甲。

  等到完颜平涛为了对抗陈宪而不得不投降蒙古人的时候,木华黎就要求完颜平涛将布面甲和能够制造布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