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你们这是在质疑本君
躯一震,踏前一步,慷慨激昂的说道。

  仿佛他之所言,并不是为了世家之思,而是为了整个大秦王朝着想。

  “为了江山社稷,微臣望王君收回成命!”

  “为了江山社稷,微臣望王君收回成命!”

  当即,更是有着数十位大臣出声应喝。

  这些大臣,亦是大秦王朝内大大小小的世家家族。

  一时间,整个升龙台下回荡着这些大臣激昂的声音。

  一旁的商鞅贾诩,看着这一幕,眉头忍不住一皱。

  秦剑歌的这道旨意,早已与他们商量过。

  他们更是对这道旨意是极为的赞同。

  设立学府,广受文武学识,这可大大的增强大秦王朝的实力底蕴。

  大秦王朝不过一方低级王朝,在这天幽大陆杂如繁星的王朝中,只不过是渺小的一粒。

  哪怕是在这一洲之地的南域之中,也只不过是,偏居一偶的王朝。

  虽说,如今的大秦王朝,因为秦健格的改变,从而致使在顶尖武力方面军队强弱方面,丝毫不逊色于一方中极王朝。

  却在基层实力的方面,与那些中级王朝相差了不知多少倍。

  别的不说,位于大秦王朝周围的四大王朝,在底层的底蕴方面,就远远不是大秦王朝所能够赶得上的。

  一方王朝的强大,不仅取决于顶尖武者军队,同时还要有着极其强大的底层底蕴。

  如果不尽快弥补这段差距,那大秦王朝想要在短的时间内进阶中级王朝,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种差距的弥补,不采取一些手段的话,至少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方才能弥补回来。

  当然也正如这位高大人所言,布武天下乃是一个双刃剑,若是用不得当,会伤则已身。

  武者实力强大,以武犯禁,持强凌弱,也不在少数。

  若设下学府,授予武学之道,整个大秦王朝内必然会在短的时间内有限出大量的武者。

  这其中难免有一些心思不正的人,这对王朝安定必将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正如大多数王朝的选择,禁武才是维持王朝安稳的必然选择。

  不得不说,这位高大人也是心思玲珑之辈,思索之间便指出了这道旨意的弊端之处。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