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点儿
  回到宿舍后,姜芝趴在桌子上,面前的a4上还是空白一片。

  “检查。”郭倩抽出来读着,“我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这就没了?就两句?”

  姜芝往后撩了一下头发,“我尽力了。我得做点有意思的事!”

  微信消息这时响起。

  “利用函数式编程分析红黑树算法,下周一上课提交检查。”

  傅益谦在微信群里布置了周末作业,姜芝一看乐了,“这不,有意思的事情来了?我要做作业喽。”

  宿舍叁人纷纷表示,学霸的快乐我们不能懂。

  周一上课,大家都提交了作业,可教室的气压好像越来越低,傅益谦戴着眼镜,手握钢笔,翻看着作业的手上动作越来越重。

  姜芝坐在第一排,近距离感受着傅益谦的怒气,也有些慌。

  终于,傅益谦合上了作业,盖上了笔盖,摘下眼镜随手扔在桌子上,起身严厉的说道,“这就是你们的态度?”

  “复制粘贴,毫无加工敷衍了事。你们知道自己专业的性质吗?计算机发展的速度快到每分钟都在淘汰着各种程序软件,优胜劣汰,你们这样的作业连被淘汰的资格都没有。”

  教室里的同学都低下头,害怕和傅益谦对视,大部分的人都是直接从网上复制代码。

  “这份作业,除了接下来被点到名字的5位同学之外,全部重做。”

  “陈明宇、李洛、姜芝、赵文祺、杨永昌。”

  傅益谦话可能说的重了点,却是实话,计算机系为什么每年花重金聘请年轻的博士?就是因为计算机不是一门一劳永逸的课程,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程序语言,开发项目。

  别系的老师们都是越老越吃香,可计算机不是,老教师往往都只能去教理论性的课程了。

  姜芝深知这一点,所以上课从来都仔细听课,下课后查询各种相关资料,吃透知识点,认真完成作业的同时去积极的拓展视野。

  傅益谦要求的严,学生们也都上了心,半个月的时间内,姜芝也和班上的同学也有了交往,负责的完成课代表的工作,并养成了不迟到的好习惯,只是检查一直拖着都没写。

  可最近别的同学交作业都挺顺利的,姜芝就不怎么顺利了。

  某周五实践课,布置了实践任务后,班里的同学们开始解答,做完就提交,傅益谦会当堂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