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欢呼与愤怒
只能尴尬回道:“日本车手一般都是在日本境内跑初级方程式赛事,之前很少有参加雷诺初级方程式的车手,哪怕就是有,也没有拿到过杆位。”

  历史上面,日本的老一辈f1车手,像铃木亚久里,井上隆智穗,高木虎之介这些人,都是跑日本国内的初级方程式出身。

  登陆到欧洲后,也是越过了雷诺初级方程式,直接从f3起步。

  当然,除了这些知名的外,肯定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日本车手参与过雷诺方程式,但成绩都不怎么样,没有拿到过分站冠军跟杆位。

  这种情况一直到小林可梦伟的出现,04年登陆欧洲雷诺方程式才突破,并且还在意大利站赢得了两次冠军。

  所以张一飞某种意义上,还真是第一个拿到杆位的亚洲车手。

  “这么说我创造历史了?”

  “没错,你拿到杆位创造历史了!”

  武田纯子帮助确定了一句。

  “卧槽,原来我这么nb!”

  张一飞这个时候咆哮了一句,只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各种玩命练习,终于得到了回报。

  “飞哥nb!”

  “一飞,干得漂亮,终于碾压这群鬼佬了!”

  其他团队成员,这个时候也纷纷跟张一飞道贺,毕竟这可算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这里面唯一不为所动的,可能就是科塞尔,他默默的站在环形控制台后面,依然看着张一飞比赛过程中各种弯道数据。

  这是年代的信息处理系统没有后世那么发达,各种监测点能第一时间把圈速给刷新出来,就已经算是超水平发挥,详细数据一般要延后很多。

  张一飞跟团队成员吹嘘了几句之后,就来到了科塞尔身边,因为他知道这个老头子,才是自己拿到杆位的最大功臣。

  毫不谦虚的说,就他那一份“车手宝典”,就相当于让自己在霍根海姆赛道提升了一秒。

  “科塞尔,你就没一点表示吗?”

  张一飞忍不住问了一句,好歹也配合着夸赞两句,毕竟拿到杆位了不是?

  “表示?一个杆位值得这么高兴吗?”

  科塞尔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有任何兴奋的意思,对于他这种见证过车神崛起、车队巅峰的人物来说,一个初级方程式杆位,实在是不怎么值钱。

  哪怕张一飞创造了亚洲历史,但那又如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