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2章 封神榜
  同样是领悟规则之力,修道人还需要通过对自身与天道之间的感悟,磨炼自己的道心,才会出现元神。

  这点成了修神与修道的最大区别。

  修神不存在心境一说,只要力量到了,便能势如破竹的突破。

  可修道者不同,光有力量没有与之匹配的心境,休想在往前一步。

  在这点上,宁凡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金丹没消失在前,宁凡就陷入了瓶颈,始终无法将精神力炼化成神识,而神识却是元神的基础。

  没有神识,就无法进入神元境。

  多少修道者,从踏上天人之路开始,就开始打磨心境。

  从表面上看过去,修神好像占了大便宜。

  并不存在瓶颈,只要累积力量修为就可以像火箭般蹭蹭往上涨。

  事实上,这确实是修神的优点。

  但它的缺点同样很明显,就比如说真名。

  真名与元神都代表着,自身在天道中的专属烙印。

  就像先前说的那样,登上了天道的花名册。

  神灵的真名,由于在规则的帮助下觉醒,真名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呈列在榜单上。

  神灵无法解除,真名烙印与规则间的羁绊。

  若是将真名透露出去,对方可以根据规则之力按图索骥,直接发动神术攻击真名烙印。

  所以真名对神灵来说至关重要,哪怕是至亲都不会透漏。

  而修道者的元神,虽说同样在榜。

  可是经过多年的心境打磨,他们能将元神藏于身,将烙印从花名册上隐去,并不受到影响。

  这就是薇薇安说的区别。

  宁凡的真名,完全是字面意思那样,只是一个名字代号而已,只有元神才是代表他的烙印。

  听完薇薇安的描述,宁凡突然想起了一个非常出名的神话,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封神榜。

  《封神榜》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围绕封神二字。

  天庭要是选出三百六十五位八部神,依各自的道行进行册封。

  于是老子元始通天三人凑在一块儿合计,拟定了一份册封名单,这份名单就是“封神榜”。

  虽然名头叫的响亮,可只有倒霉蛋才会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