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适应
中间是堂屋,放着一张大八仙桌,吃饭待客都在这里;古人以东和右为尊,所以东耳房住着谢青山谢王氏,西耳房以前是谢惠娘和谢秋娘住着,现在是谢萱在住。
东厢房隔成两间,谢平田为长子,所以大舅一家住在东厢房;西厢房同样隔成两间,前面一间作为厨房,后面一间谢平安住。
姥爷说,等谢平安成亲生子了,将厨房腾出来,再把前面的土墙推了,盖两间屋子,正好组成一个四合院。
鸡和猪都在后院,和菜园子挨着,这样不会一进门就看到脏兮兮的猪圈和鸡笼,闻到冲天的臭气,谢王氏是个爱干净的女人。
右厢房门前长了一棵跟窗户差不多高的石榴树,上面红彤彤的石榴硕果累累,跟一个个小灯笼似得,给小院添加了不少生机。靠近厨房还种了一棵枣树,比茅屋顶都高,也是结了疙疙瘩瘩的枣子,很是喜人。
简陋的三合院,土墙被雨水冲刷留下一道道沟壑,茅屋顶上的茅草也腐烂的差不多了,雨下的大了,有时候会有雨滴浸透屋顶落下来,姥爷和两个舅舅就爬上去这边堵堵那边塞塞。
窗户上的窗纸经过风吹雨打斑斑驳驳,风一吹就听到呜呜呜的声响,黑夜里听到有种荒凉寂寥的感觉。
这就是小谢萱的家了。
谢萱虽然也是农村出身,但却是没有经过这样的苦的,小时候家里是白瓷砖两层楼房,后来致富了以后重新盖了欧式的三层小别墅,她自己独享整层的空间。像这样土墙茅顶的房子她只有在网络上的图片上才见过。
但像谢家这样的家庭,已经是太行山脚下附近村落里家境比较好的了,没有家徒四壁,没有衣不遮体,没有饥寒交迫,这是一个平常的大明王朝农户家庭。
后世书上将古代人民分成五个阶级:果腹层,小康层,富家层,贵族层,宫廷层。
谢家就属于果腹层,收成好的年节或许会有些余粮,收成不好的年节也会食不果腹,家庭温饱完全依赖老天爷的喜怒。
一阵凉风吹来,谢萱干绷绷的脸上一阵难受。方才洗过脸时没有涂抹任何护肤品,在秋日干燥的天气里,她的脸几乎都要裂开了。
当初的小谢萱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因为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么过的,只有城里的富贵人家才用得起香胰子和面脂。
再看看身上东一个补丁西一个补丁的布褂子,谢萱不由得叹了口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经过那一场闹剧,谢王氏担心谢萱跑出去被李章氏给抓走卖掉,再三叮嘱她不要一个人出门,出门则必须跟在大人身后,谢萱自然是老�
东厢房隔成两间,谢平田为长子,所以大舅一家住在东厢房;西厢房同样隔成两间,前面一间作为厨房,后面一间谢平安住。
姥爷说,等谢平安成亲生子了,将厨房腾出来,再把前面的土墙推了,盖两间屋子,正好组成一个四合院。
鸡和猪都在后院,和菜园子挨着,这样不会一进门就看到脏兮兮的猪圈和鸡笼,闻到冲天的臭气,谢王氏是个爱干净的女人。
右厢房门前长了一棵跟窗户差不多高的石榴树,上面红彤彤的石榴硕果累累,跟一个个小灯笼似得,给小院添加了不少生机。靠近厨房还种了一棵枣树,比茅屋顶都高,也是结了疙疙瘩瘩的枣子,很是喜人。
简陋的三合院,土墙被雨水冲刷留下一道道沟壑,茅屋顶上的茅草也腐烂的差不多了,雨下的大了,有时候会有雨滴浸透屋顶落下来,姥爷和两个舅舅就爬上去这边堵堵那边塞塞。
窗户上的窗纸经过风吹雨打斑斑驳驳,风一吹就听到呜呜呜的声响,黑夜里听到有种荒凉寂寥的感觉。
这就是小谢萱的家了。
谢萱虽然也是农村出身,但却是没有经过这样的苦的,小时候家里是白瓷砖两层楼房,后来致富了以后重新盖了欧式的三层小别墅,她自己独享整层的空间。像这样土墙茅顶的房子她只有在网络上的图片上才见过。
但像谢家这样的家庭,已经是太行山脚下附近村落里家境比较好的了,没有家徒四壁,没有衣不遮体,没有饥寒交迫,这是一个平常的大明王朝农户家庭。
后世书上将古代人民分成五个阶级:果腹层,小康层,富家层,贵族层,宫廷层。
谢家就属于果腹层,收成好的年节或许会有些余粮,收成不好的年节也会食不果腹,家庭温饱完全依赖老天爷的喜怒。
一阵凉风吹来,谢萱干绷绷的脸上一阵难受。方才洗过脸时没有涂抹任何护肤品,在秋日干燥的天气里,她的脸几乎都要裂开了。
当初的小谢萱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因为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是这么过的,只有城里的富贵人家才用得起香胰子和面脂。
再看看身上东一个补丁西一个补丁的布褂子,谢萱不由得叹了口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经过那一场闹剧,谢王氏担心谢萱跑出去被李章氏给抓走卖掉,再三叮嘱她不要一个人出门,出门则必须跟在大人身后,谢萱自然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