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
�全退下后,玉兰扑哧一笑说:“明明很想把他们的名字放上去,嘴里却说不敢不敢。”

  碧玉也笑着说:“凭他们,一辈子也休想刊印书,这下子靠着娘娘,一下子便天下闻名了。”

  玉兰叹道:“可不是,若没有娘娘,他们哪有那个人力和财力去刊印书?再说了,他们是男人,整天干大事,像养育孩子这样的‘小’事,他们哪里懂?”

  李月荷喝了一杯参茶,听玉兰和碧玉说得热闹,不由笑道:“没有他们鼎力相助,把祖传的方子也拿出来研究,哪里能这么快整理完这本书呢!我虽写了,有好些语句也不通顺呢,不是文渊阁的大人修正,刊出去也是笑话,所以他们的名字是要放上去的。况且就我一个人的名字在上头,人家也难免嘀咕说一个女人家,怎就懂这么多,反而不相信这书的内容。如今看着这许多官员和太医的名字在上头,自是尽量买一本回家看去。”

  碧玉笑着说:“这书由官局印制和专卖,只收回成本,倒是造福了很多人。”

  玉兰哼了一声道:“只是有一件事不明白。”

  李月荷放下茶杯奇怪地问:“有什么事不明白?”

  玉兰拖着尾音说:“他们平时就是怕女人骑在他们头上,这会儿娘娘的名字排在他们前头,他们倒千肯万肯了!”

  李月荷和碧玉不由得掩口笑了,碧玉笑完说:“这是扬名天下的事,自是顾不得男女之别了。”

  几个太医一路走一路说:“娘娘真是奇才,能把一本育儿知识的书编得浅显易懂,以一个母亲和一个孩子为主线,娓娓道尽育儿知识。说是育儿书,又像是故事书,风格古今未有。”

  另一个太医笑着说:“摆脱了枯燥无味的说教方式,把育儿知识融入故事中,让村民村妇也能像听故事一样听懂育儿常识,妙!”

  王太医把手里拿着的初稿又翻了翻说:“难得的是此书分为三卷,每卷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卷是呵护篇,尽述六个月内的婴儿的各种特点,侧重肠胃消化吸收方面的知识,又将六个月内的婴儿的憨态尽现笔端。第二卷是保健篇,收集了六个月到两岁幼儿的各种易得的疾病,以简单易行的民间土方辅以治疗。第三卷是教育篇,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全以故事展开,寓教于乐。”

  众人一路讨论一路去得远了。

  却说严秋水殿里,严关山踱着步,恨恨地说:“刊印的书一旦流行于世,就算皇上不正式封后,姓李的也稳居后位了,还有哪个撼得动她。”

  严秋水把手里的茶杯狠狠掷在桌上说:“她还不是借了太医和文渊阁各位大人之手,才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