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发愁的孙计安
r />
  那时候是想,反正承包山地便宜,种点容易的果树,多少能收点、赚点啊。至于说种地的辛苦,那当农民嘛,哪有不辛苦的?

  种这半座山,数量上去了,想着即使卖得便宜,多少也能赚点的。

  当时种的小树苗,去年没果子,今年春上开花不少,现在果子都挂上了,眼看要收获。

  孙计安又喝了一口茶,说道:“这桔花蜜都这么甜,那估计你们的桔子也能长得好。”

  他在市里,多少也听别人说起过一些这类的事情。

  这些年水果一年比一年的需求量大,果农也越来越多,但不是所有果农都能靠着辛劳能赚钱的。

  比如种桔子的,就有着“不收亏几千、收了亏几万”的说法。

  桔子的产量的确是高,丰收季节那一整树都是黄灿灿的桔子,量一大就冲垮了市场,可能就会以超低价出货。

  价格被压低了,但这一树树的桔子,弄下来就必须请人工来摘,一亩地摘桔子的人工钱,都不知道多少了。

  不想亏那几万块人工费的话,就让这些桔子烂在树上吧,顶多亏几千块的肥料钱。

  这就是“不收亏几千、收了亏几万”的说法来由。

  如果价格还可以,销量上得去,那多少能赚钱。

  不过,如果是质量特别好的桔子,估计可以避免这种市场冲击,走出自己的路子。

  孙计安说道:“我听说有一种桔子,卖60块钱一斤啊?送礼能涨到300一斤,周恒,你们听说没有?”

  他说的是一种柑橘的品牌,过年送礼高峰期价格吓死人,但平常期也在高位。

  据说这种果很高档,在曰本也能卖高价,质量过硬,所以价高也能被人接受。

  这就是质量好的商品,带来的优势啊。

  果农一家种几亩这样的柑橘,那就可以致富了。

  现在凡是提到跟钱有关的事情,他都不能淡定,很是惆怅。

  周恒说道:“我这里先看吧,看能不能发展个采摘园,先等果子熟了再说。”

  据今年西瓜、香瓜等等那些的反映,今年的桔子肯定非常优质。

  如果用采摘桔子来吸引游客,想必会不错,也省了摘桔子的人工,也省得运输出去。

  至于价格,现在还没定下来,等吃到桔子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