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治国之道
emsp;“先生所言,句句发人深省,但先生可有具体的解决办法!”刘辩继续询问道。

  “陛下,如今的官吏录取制度乃是举孝廉!并且举孝廉的资格在世家手中,先不说这些人有没有真才实学,就是真的乃是仁孝之人也不得而知。”

  刘辩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所以想要解决这种现状,当务之急,是改变官员的录用制度!任用真才实学之人!”

  “那先生以为用什么制度,才能做到真正的贤才是举呢?”刘辩满含深意道。

  “这,草民也暂时没有好的办法。不过草民身为,若要裁撤冗官,打压士卒,应任命寒门学子,以寒门对付世族!相互制衡!”

  刘辩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暗中呼了口气,心道:“还好召唤出来的的人只是拥有其前世的能力和见识,这范仲淹还不知道科举制度!”

  “先生果然有真材实学,一番话说得朕大有感悟!若用先生治国,大汉中兴不远诶!”刘辩赞叹道。

  “陛下过誉了!”范仲淹谦虚道。

  “朕手下正缺先生这样的理政能手,现在韦孝宽忙的焦头烂额,不如先生暂时做他的副手如何?”刘辩正了正身子,进入了正题。

  “韦大人短短时日,就将太原管理的有声有色,能做韦大人的副手,是草民的荣幸!”范仲淹神色一喜道,虽然刘辩没有明确得给自己官职,但却明白,目前的韦孝宽行的是太原太守的权力,而韦孝宽也没有明确的任职,说明他还有别的职务,治理地方乃是人手不足。而刘辩让自己充当韦孝宽的副手,只待镇定之后这一郡太守是跑不了了。

  可范仲淹却不知道,刘辩对他寄予厚望,在中央乃是丞相之才,在地方,足以督导一州的军政大权。

  自刘辩召唤范仲淹已经过去一月,时间到达九月份!

  太原在韦孝宽和范仲淹两位政治破九十的大才的治理下,一片欣欣向荣。

  而韦孝宽也逐渐从政务之中解放出来,专心进行锦衣卫的工作。太原的政务,也全部落到范仲淹的头上,范仲淹也相当于行事太守的权利。

  原本众文官还对此颇有微词,但范仲淹却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短短时日,就将太原给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是老古板的蔡邕也对范仲淹赞叹不已。

  不过令刘辩失望的是,招贤令发布足有一月有余,除了小鱼两三只以外,没有一个出名的人才相投。

  不过也有另流以便宽慰的事,那就是各地,田地间的粮食,也由青绿色逐渐转黄,要不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