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开张日月楼
; 翌日,朱松装扮成亲卫,被韩青山带在了身边,在交趾府同知庞浩的陪同下,带着人大大剌剌地在交趾城,乃至交趾附近的几座小山走了一遍,大致对交趾有了一些较为直观的了解。
交趾其实并不大,充其量也就和个县差不多不小,而且交趾又多密林与深山,若不是交趾直接受南京朝廷的管辖,怕是它也不会被设置成与府同级。
除了交趾的环境之外,朱松还了解到,交趾城中的主要商户,其实都是安南人,他们在交趾城中选择各自的代理人,而后让他们设立粮店、皮货店,以这两样东西,来与大明的商人换取铁器与盐巴。
盐巴作为大明朝廷的官商,理论上是不允许官盐私售的,但是一者是因为安南缺少盐巴,若是连生活所需的盐巴都没有,安南人怕是会死掉很多。
这第二者呢,安南人是用本国的粮食来换取盐巴,这些粮食能够满足大明百姓的需求,所以朱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再说了,金银珠宝对于交趾的各路豪强恶匪或许是宝贝,但是对于交趾的百姓们而言,盐巴才是他们生活所需的宝贝
是以,在官盐可以私售,铁器不出售兵器的情况下,这些看似原始的以货易货的形式,其实是最符合交趾目前贸易形态的。
对于这种情况,朱松是认可的,毕竟这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安南得到了盐巴,大明获得了粮食,两方都有好处。
第一天,只是了解到了这种情况,接下来的四五天时间,韩青山率领着亲卫们,还是在交趾境内四处转悠着,这之间他们倒是不曾遇到过豪强恶匪,或许是交趾府衙已经和那些家伙们打了招呼的缘故。
也就在朱松在交趾境内瞎转悠的时候,黄三手下的亲卫们终于散了出去。
与初来交趾之时不同,这三百名亲卫化整为零,混入了茫茫的交趾境内,根据黄三的布置,这些韩王府的亲卫们,几乎人人都能操一口正宗的广西、交趾本地语,有语言天赋的,甚至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安南话。
这三百人利用各种手段,或化身为交趾商贾,或成为了从外而来的乞丐,或成了来自安南的商人,或成了交趾百姓,打入茶馆、酒楼,抑或成为了某些豪强恶匪势力的手下。
三百名王府的亲卫,因为黄三的布置潜伏了下来,就像是等待黎明降临的公鸡,想要迎着阳光报晓!
可是,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若只安排三百名打探消息的人,自然是不够的,毕竟这不是一件能够立时完成的任务,需要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所以,朱松以北平富商的名头,大张旗
交趾其实并不大,充其量也就和个县差不多不小,而且交趾又多密林与深山,若不是交趾直接受南京朝廷的管辖,怕是它也不会被设置成与府同级。
除了交趾的环境之外,朱松还了解到,交趾城中的主要商户,其实都是安南人,他们在交趾城中选择各自的代理人,而后让他们设立粮店、皮货店,以这两样东西,来与大明的商人换取铁器与盐巴。
盐巴作为大明朝廷的官商,理论上是不允许官盐私售的,但是一者是因为安南缺少盐巴,若是连生活所需的盐巴都没有,安南人怕是会死掉很多。
这第二者呢,安南人是用本国的粮食来换取盐巴,这些粮食能够满足大明百姓的需求,所以朱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再说了,金银珠宝对于交趾的各路豪强恶匪或许是宝贝,但是对于交趾的百姓们而言,盐巴才是他们生活所需的宝贝
是以,在官盐可以私售,铁器不出售兵器的情况下,这些看似原始的以货易货的形式,其实是最符合交趾目前贸易形态的。
对于这种情况,朱松是认可的,毕竟这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安南得到了盐巴,大明获得了粮食,两方都有好处。
第一天,只是了解到了这种情况,接下来的四五天时间,韩青山率领着亲卫们,还是在交趾境内四处转悠着,这之间他们倒是不曾遇到过豪强恶匪,或许是交趾府衙已经和那些家伙们打了招呼的缘故。
也就在朱松在交趾境内瞎转悠的时候,黄三手下的亲卫们终于散了出去。
与初来交趾之时不同,这三百名亲卫化整为零,混入了茫茫的交趾境内,根据黄三的布置,这些韩王府的亲卫们,几乎人人都能操一口正宗的广西、交趾本地语,有语言天赋的,甚至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安南话。
这三百人利用各种手段,或化身为交趾商贾,或成为了从外而来的乞丐,或成了来自安南的商人,或成了交趾百姓,打入茶馆、酒楼,抑或成为了某些豪强恶匪势力的手下。
三百名王府的亲卫,因为黄三的布置潜伏了下来,就像是等待黎明降临的公鸡,想要迎着阳光报晓!
可是,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若只安排三百名打探消息的人,自然是不够的,毕竟这不是一件能够立时完成的任务,需要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所以,朱松以北平富商的名头,大张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