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风闻奏事
msp;所谓风闻奏事,就是举报之人,可以根据传闻、道听途说进行参奏大臣,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必署名。

  若是此例一开,怕是台谏的官员与执政大臣,必定会势如水火的。

  “哼,真伪!”朱棣冷哼了一声,道:“由朕来辨!解卿,须知,下策用时,往往便是上策!”

  “微臣遵旨!”

  这会解缙没法子了,只能叩首应是。

  ……

  当日午时,韩王府前院初华堂中。

  解缙坐在椅子上饮茶等候,刘长生与白福联袂出现在堂中。

  “解学士,真是抱歉,府中事务繁忙,劳烦你在府中等候,下官之错也!”白福和刘长生向解缙拱手。

  “白长史、刘长史客气了!”解缙拱手还了一礼,道:“两位长史,不知道韩王殿下可曾回府?”

  白福摇摇头,道:“前些日子,王爷捎信回来,说还要在淮安府耽搁一段时间。怎么,解大人找我家王爷有何事吗?”

  听到白福的话,解缙微微摇头,道:“原本是有一些事,不过王爷既然不在的话,那……”

  “哈哈哈,什么事啊?竟然劳烦解大学士亲自上门,本王的面子可真大啊!”就在这个时候,一道爽朗的笑声传进来,打断了解缙的话。

  “王爷!”

  白福和刘长生扭头看了一眼,却发现身风尘仆仆的朱松刚进初华堂,正往下解一件淡蓝色的披风。

  “您什么时候回来的?”刘长生惊喜地问道。

  “刚刚到南京城!”朱松笑着说道:“还没去宫里交旨呢。”

  这也就是朱松了,如果搁别人身上,必须先去皇宫向朱棣交旨,否则的话就是怠慢圣意,这就有理由给他下了大狱。

  至于朱松嘛,反正这次的事情他做得不错,再加上张辅带进宫去的东西,想必朱棣不仅不会怪他,还会重重地赏赐他。

  “下官见过王爷!”解缙先是向朱松行了一礼,随后道:“王爷自淮安府归来,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朱松坐在主座上,端起茶盏来饮了一口,道:“解大人,本王听说,近来朝廷中的大臣们,对锦衣卫意见很大啊!”

  继嘉兴府以及应天府众多大臣们联名上书皇帝弹劾纪纲之后,短短的半天时间,又有众多的官员,上书弹劾锦衣卫兵卒在城中如何嚣张跋扈,如何地欺辱百姓……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