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深可见骨的伤口
��家去了。

  太祖老人家说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萧瑀回家吃老米饭事件,本质上就是江左文人集团的代表人物萧瑀,欲效董仲舒大一统故智,迎面遭到当头棒,被干趴下了。

  好在这个时代的路线斗争不是那么血淋淋的,不然是会死人的。不过路线斗争的事情,李诚是不会掺和的,所以李世民在提到学出谁家的时候,李诚巧妙的转移了话题。

  在这个时代,想做救世主是要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成本太过高昂了,李诚没考虑过解放劳苦大众。关键还是贞观之治这段时间,百姓的整天生活水平还算凑合。不具备革命土壤。

  再有就是李诚自己,就没想过那么远大的理想。过上地主老财的生活,不是很好么?

  李诚不想受太多的约束,他缺的仅仅是时间。不过被人欺负了不怼回去,不是李诚的作风。所以他上奏,挑开了海贸的脓包。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李诚很清楚。很简单,船舶司才成立几天呢?就有人敢于走私铠甲了。

  典型的杀头钱啊,这就不仅仅是船舶司一家要倒霉,走私船主背后的大佬,也是要倒霉的。你可以推出白手套来顶缸,但是在利益上必须做出牺牲,否则李世民绝对要趁机发飙。

  李诚掌握时机的能力太强了,或者这么说,他对当前朝局有着清醒的认识。

  “陛下,这就跟臣无关了,时候不早,臣也该告退了。”李诚总是这样,逼急了稍稍露出一点锋芒,很快就往回缩。对此李世民也很无奈,但不会逼迫他。李二也看明白了,都不用自己去逼迫李诚,只要顺水推舟,有人会出面。

  正如这次海贸事件,这帮人囫囵吞枣,以为占了大便宜。没想到李诚留了后手不说,先收一笔保护费,再深深的捅一刀子。李诚挥舞着锋利的爪子,制造了深可见骨的伤口。

  推辞了李世民留午饭,李诚告辞出来,本以为时间太晚了,长孙无忌已经走了,没想到他还在宫城之外很有耐心的等着。李诚忍不住笑了,他敢赌一文钱,船舶司里有长孙的人。

  “大司空太客气了,这都午时末刻了,因为李诚耽误大司空午饭,罪过罪过。”李诚的笑容假的不能看,是个人都看见他眼睛里的幸灾乐祸。

  长孙无忌真不简单,面对李诚近乎是挑衅的态度,一点都不生气,反而露出微笑:“应该的,有求于人,等一等又如何呢?”李诚听了笑着摇摇头,继续补刀:“大司空这么说,李诚无言以对,走吧,看看都有什么人想见我。”

  长孙无忌的养气功夫真是太到家了,一点表情变化都没有,城府之深,令人叹服。叹服归叹服,让李诚做一个受气包,那是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