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名落孙山
材料,经济价值肯定不错,三年一砍,我要连载三年,以后每一年都有的砍,加上每年养几张蚕籽,这样就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爸爸妈妈喜欢喝茶叶,那片茶叶起来以后,完全够家里喝了。

  杨前锋被大哥的话感染了,想不到大哥这么有远见,从内心更佩服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哥哥了。

  回家吃了早饭,杨前锋用整节大毛竹做的小水桶装了一筒白开水、带着刀和一本需要复习的书上了山。

  讲起来简单,做起来确实不容易,荒山上的杂草杂木杂竹和各种带刺的植物枞横交错,不一会杨前锋整个衣服都湿透了,手也被锋利的草割破,稍微不小心刺就扎进手心,一天下来,拿刀的手就起了水泡,他知道这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从学生到农民的过程,当下的农民,必须练就一副长满老茧的肩膀和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起早贪黑的砍了十天,终于把大哥选的几个地方全部砍完。开始被砍倒的杂草杂木杂竹等晒干了,就一把火把它们烧掉,开始赤膊上阵开荒山。

  从第一天砍荒开始,杨前锋累了就看一会儿书或者看一些基础知识或者一两个问答题后又接着劳动,边劳动边背记刚学习的内容,做到劳动学习两不误。

  杨前锋确实很累,身上被晒脱了一层皮,手上先起水泡,水泡破了之后,里面的嫩肉由红色变褐色,还有小裂口,开始几天,这双手一进水就钻心的痛,杨前峰强忍着想:等长了老茧就好了。果然,20多天下来就长起了老茧,虽然每天都腰酸背痛,倒在床上就能睡着,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

  爸爸妈妈看到杨前锋这样很心疼,大哥大嫂也多次的劝他不要太累了自己,但是杨前锋一如既往,表示不全部开出来不罢休。

  杨前锋的拼命劲也影响和调动了家里人开垦荒山的决心,每天早晨爸爸上山挖两个小时后才去上班、大哥大嫂挖二个小时才去生产队上工、老四杨进锋挖两个小时才去上学,老二杨敢峰一旦闲下来,就回家帮忙。到了下晚,下班的、收工的和放学的回家后继续上山开垦,一家人披星戴月,开垦荒山的进度突飞猛进,这一行动突然唤醒了整个生产队的人,家家户户开始拓展自留地,很快除了集体的林场外,各个角落都被人占领。

  高考成绩终于下来,整个文科班就一名同学超过了录取分数线,理科班有三个同学超过了分数线,杨前锋一分之差没有达到分数线。

  老师们都感到特别高兴,因为达到了他们的预期目标——文理科班都没理光瓢(一个班一个都考不上,称着理了个瓢),理科班三人达线超出他们想象。

  班主任洪老师为杨前锋感到可惜,但他鼓励道:不要灰心,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