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行情火爆
�数。

  说白了,这时期邮市里最常见的表情,就是对财富充满渴望的表情。

  夹杂着一点点烦躁,还混有一丝丝期待。

  像是什么呢?

  对喽,就像是赌徒面临着底牌揭开时脸上常见的那种表情。

  谁下的赌注越大,就越是专注,专注得令人屏住呼吸。

  而与人数剧烈增长相辅相成的是,入市资金量也越来越大。

  到这时候,一百元的大票都不算什么了。

  一般人所认为的天文数字,在月坛邮市里就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

  任何一个普通摊位上,几乎都能见到经济实力不小的顾客把一沓一沓的现金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柜台上。

  一旦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最终成交。

  买家便会放下几十沓,上百沓不等的钞票换走轻便的邮品。

  而卖货的商家也就是简单地数了数捆数,然后往柜台里一扔便罢了。

  通常过不了几分钟,这些钱便又被转到了下一个柜台。

  假如再过一会儿工夫,这些现金又被转移到另一个柜台里。

  中间始终都没有人拆开点数,都只是看看捆数而已。

  说白了,这时候的钱,就真的变成纸了。

  毋庸置疑,正式由于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源源不断地涌进邮市,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类邮品短期内的供不应求。

  如果说此前的行情演变像原子弹爆炸那样,那么现在的行情就像氢弹一样炸开。

  在大的、小的、明的、暗的、职业的、业余的各路炒邮者的积极参与下,邮票价格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失去控制,瞬间被抛上令人头晕目眩的地步。

  以田村卡为例,此时完全就是硬通货,那是比金子还要金贵的东西,可以说买到就是赚到。

  从月初到月末,成交价涨势如虹,几乎不歇气的上窜。

  而价格的变化之快,用“一日三涨”来概括毫不为过。

  “梅兰芳”从一举突破一万两千元,“茶文化”从六百元涨至一千六百元,“豆腐节”从三百八十元涨至一千四百元。

  俗话说,风大了,猪都能飞起来,这话是真的。

  “猪卡”这一次也是真的飞上了天空,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