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第十八章
现于某企业,或者对这个企业高度关注,那就意味着这家企业及其负责人在当地绿灯多、红灯少,遇事少有阻力多顺风。作为回报,邝明达经常送给冯开岭一些名烟名酒名茶之类,只说是让他上下打点,作为在政坛上的必要润滑与铺垫。再后来,冯开岭调到省城工作,邝明达还是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前去探望,到了省城不仅请客吃饭,而且时常捎带些物品,双方的友情一直比较巩固。等冯开岭回阳城做了副市长,两人的关系自然进入一个互惠共赢、相互支撑的新时代。作为企业家的邝明达,固然需要寻求政治上的靠山,尤其像冯开岭这样前途远大的潜力型官员,更是求之不得的宝贵资源。何况,在副市长任内,对于明达集团的改制、企业转轨、资金调度等,冯开岭也是大力支持。尤其是资金,冯明达手上掌握的城建、交通资金高达数十上百亿元,调度起来远比从银行借贷方便、隐蔽且成本低廉,全市只有明达集团一家有此特权与便利。从冯开岭这方面说,他从来没有在县市、区担任过党政主官,也没有在要害部、委、办、局做过一把手,甚至也没有直接分管企业的经历,因而他就缺少一个很重要的资源钱。在官场,但凡要脱离正常轨道谋求升迁,就非得走点捷径,可哪一条捷径不是用钱物打通的呢官场所说的钱,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眼里的那万儿八千,动起手来就要几十上百万。这么多年下来,特别是近期运作换届事宜,无论是n大的方教授,还是省委杨副秘书长,包括那个作品研讨会,花出去的真金白银肯定不少,那些钱又岂能通过正常渠道支出如果不是有个邝明达从旁充当小金库,光凭冯开岭自己筹划,哪里办得成一桩现在举报信一来,若是果真彻查下来,种种幕后勾当就得彻底露馅。花钱谋官,等同于直接贪污受贿,而且政治影响恶劣,比之张大龙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更加骇人听闻,较之秦众的论文抄袭更加不能同日而语。
想到此,冯开岭惊出一身又一身冷汗
至于那个郑小光,他就更清楚问题非同小可。
这几年,郑小光在阳城揽得的城建、交通工程总有十好几项,累积起来资金总额没有十亿也有八亿,若是按照百分之十的最低利润空间,少说让他赚了上亿元。何况,冯开岭心里非常有数,郑小光的这些工程,大多没有通过正规招标投标程序,工程造价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再加上,郑小光并无正规施工队伍,工程都是层层转包给资质很差的小包工队,赚取的利润就更大。信上反映的提前支取工程款、中途任意改变预算等等,几乎桩桩属实。冯开岭平时一向自视谨慎、低调,为何对郑小光一人如此网开一面不错,当然是因为其妹邹蓉蓉。冯开岭此生,感觉最对不起的人就是邹蓉蓉。细想想,一个女人从二十多岁的花季年龄开始,倾心委身于一个男人,十多年间无怨无悔更无所求,献出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他何以为报又怎能不报这个郑小光做事张扬不假,可是,当今社会利益至上,在那些城建、交通的主管与经办官员面�
想到此,冯开岭惊出一身又一身冷汗
至于那个郑小光,他就更清楚问题非同小可。
这几年,郑小光在阳城揽得的城建、交通工程总有十好几项,累积起来资金总额没有十亿也有八亿,若是按照百分之十的最低利润空间,少说让他赚了上亿元。何况,冯开岭心里非常有数,郑小光的这些工程,大多没有通过正规招标投标程序,工程造价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再加上,郑小光并无正规施工队伍,工程都是层层转包给资质很差的小包工队,赚取的利润就更大。信上反映的提前支取工程款、中途任意改变预算等等,几乎桩桩属实。冯开岭平时一向自视谨慎、低调,为何对郑小光一人如此网开一面不错,当然是因为其妹邹蓉蓉。冯开岭此生,感觉最对不起的人就是邹蓉蓉。细想想,一个女人从二十多岁的花季年龄开始,倾心委身于一个男人,十多年间无怨无悔更无所求,献出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他何以为报又怎能不报这个郑小光做事张扬不假,可是,当今社会利益至上,在那些城建、交通的主管与经办官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