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第十二章
��书聚会,斗酒自然是免不了。年轻人血气方刚、自制力偏差,一旦放开来喝酒、斗酒,难免有把持不住的时候。有些人酒喝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忘乎所以信口开河,发一点牢骚啦,说一些家长里短啦,虽然脑子里想着避开官场是非,不涉及敏感话题,可说着说着情绪上来了,又有周围气氛的烘托,慢慢就挨、碰、擦、刮到一些是是非非。比如有一次,市委办几个人聚会,副书记张大龙的秘书可能因为心情不好喝得高了些,忽然就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起来,大家知道他母亲刚刚去世,就纷纷上来劝说。谁知,不劝还好,这一劝就更加大哭不止,边哭还边数落道:他妈的什么狗屁东西,我妈妈那边在医院病危了,这边还硬要老子到省城出差。说是出差,却又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给那个在省城读书的小兔崽子送一只烧鸡。等我夜里回来赶到医院,我妈早就不在了。呜大家听了,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张大龙的小儿子在省城读大学,张家经常派人给他送东西,这是公开的秘密。再比如,洪书记原来那个嫖娼被抓的秘书,某次利用五一长假陪书记夫妇去五夷山旅游,每天晚上沐浴后照例要帮书记夫妇把衣服洗净、烘干。有一天,书记夫人身上来了月经,内裤脏得不成样子,秘书实在无法下手,也就假装没看见,扔在那儿没洗。不料,第二天洗澡时夫人没了干净内裤换,一怒之下冲到秘书房间兴师问罪,竟然差点动手打人这类事情,如果不是当事人气愤难耐酒后吐了真言,绝对不会有人知情。逢到这样的场合,若是大家听之任之不加制止,往往就容易说出大问题,万一闲话传到当事人那里,说者固然小命不保,旁听的诸公也难逃干系。

  不过,秘书们私下也有个约定,对这种聚会上的言谈,一概不外传,更不向主管领导透露。黄一平原本是个重承诺守规矩的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在冯市长面前泄露秘书聚会场上的事。可是有一次,冯市长在车上似乎很无意发问:听说昨晚丁市长身边的那个小吉喝多了,说了不少酒话,是吗黄一平一愣,当时感觉就像做了件不可告人的坏事被当场揭穿,结结巴巴想解释,冯市长很大度地摆手一笑说:酒后醉言,权当一笑。不过,黄一平还是把那晚聚会的情况,原原本本报告了冯市长。从此,每次聚会之后,黄一平总会在第一时间,把秘书聚会的过程,特别是那些涉及到敏感人事的信息,完整准确地一一陈述。叙说时似是无意闲聊,有时甚至完全当作笑谈,内里却一点不敢马虎,生怕遗漏了重要内容。冯市长每次也听得极其认真,有时还会追问一些相关细节。再后来聚会,黄一平就有些心虚,不敢直面那些同事,好象他是个出卖了朋友的犹大,充当着不光彩的间谍角色。但是,他也难哪,在冯市长和秘书同仁之间,他别无选择。他只希望那些嗜酒如命的家伙,好好把牢嘴巴关。当然,黄一平后来也慢慢知道,那些原本信誓旦旦的同事,竟然没几个是信守诺言的君子,有些秘书不仅在自己领导面前泄露天机,而且还频频在别的领导那儿邀功请赏,甚至不惜出卖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