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三分天下
��士了。小腓特烈对此当然非常焦虑,可是哪怕获得了路易十四、威廉三世、卡尔十一世的联手帮助,都不一定能够对抗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光一个明帝国就够可怕的了,更要命的是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在欧洲是天然的盟友。这两个帝国要是执意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战争的话,恐怕法国、荷兰、瑞典、普鲁士、瑞士、威尼斯、罗马加起来也不会是对方的对手!而且明帝国还有一堆仆从军,印加、泡菜、倭国的军队都可以为其冲锋陷阵,此前的两次帝国战争已经显露无疑。对于小腓特烈,朱慈烺的开价是浙江、南直隶南部、湖广、江西北部、四川,基本上囊括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若是小腓特烈不满意,还可以用四川来换取福建,毕竟福建的泉州与厦门都有南方地区出类拔萃的造船厂。朱慈烺当然不能把整个福建都给小腓特烈,普鲁士的简直无法跟荷兰相比,犹如荷兰的价值无法跟法国相比一样。湖广有粮食,浙江有丝绸和茶叶,获得这两个地方,还有港口做进出口贸易,普鲁士未来的经济发展都不用小腓特烈发愁了。比起普鲁士本土,朱慈烺给小腓特烈的开价真是堪称天价了,估计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这么做了。三分天下是必须的,不能让路易十四占的便宜太大。不光如此,还要扶持荷兰与普鲁士这两家。法国算魏国的话,那么普鲁士就是吴国,荷兰约等于蜀国。从分蛋糕的情况来分析,法国的国力比当初魏国对吴蜀两国之和的优势更大。因为东北就是法国的大后方,基本上不会遭到另外两家的军事威胁。为了确保普鲁士可以抵挡得住未来法军可能的南下行动,朱慈烺甚至打算将南方地区最为富庶的南直隶也加入给小腓特烈的开价之中。东南地区是缺乏大型铁矿和煤矿的,淮南的煤矿与马鞍山的铁矿对普鲁士的工业发展帮助很大。再就是帮助普鲁士发展以前比较薄弱的海军,起码要装备两到四艘战列舰、四到八艘巡洋舰、以及一堆驱逐舰才行。将东亚地区变成名副其实的怪物房,刺激本地区的军备竞赛,某皇帝的初衷也就实现了……若是可以将搬家变成了现实的话,未来,法国、荷兰、普鲁士,加上泡菜与倭国,以及驻扎在吕宋的大明舰队。本地区制海权的争夺将会变得空前激烈,甚至会反超欧洲地区。如此一来,大明帝国的军火生意又会红火起来……本来小腓特烈是想要大明的北方地区的,哪怕是东北也可以。但是他实在拿不出足够多的筹码来兑现,普鲁士人又不耐热。最终只能选择不偏南,也不偏北的东部地区了。由于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大规模的陆战就别想了。适合重兵集团作战的地方,只能在湖广或者大别山以东地区。普鲁士的军事工业,尤其是重武器的制造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即便真获得了北方地区,面对法军的装甲部队,普鲁士军队也不会有多大的作为。反之,江南与长江支流的水网,将会极大的地限制法军装甲部队的南下速度。水网是把双刃剑,只要用的好,便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对敌人造成不小的障碍。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让小腓特烈去东北,而路易十四得到关内的大部分地区。这么做的话,由于北都距离关外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