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真正军力
�、食品等等。

  比较起来,由柯尔贝建立的巴黎交易所的发展前景更为宽广。

  法国的面积与人口也比荷兰更大更多,其交易所市值甩开荷兰是早晚的事。

  让法国在商业上领先于荷兰的真正方面是进出口总额。

  法国本土是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荷兰仅仅在造船、纺织、鲜花方面有所建树。

  这就导致了法国在出口方面逊于明帝国,但远远强于荷兰。

  单凭粮食出口一项,法国在这方面的出口额就几乎充抵了荷兰的出口总额。

  在海洋贸易兴起的时代,荷兰的造船大多都被本国的商人所采购,并不会用于大规模出口。

  在有了织布机之后,荷兰的纺织厂依托印度的棉花,也打算获得欧洲市场的更大份额。

  然而本国人口太少,使得劳动力严重不足,无法与法国相比,不得不引进大量的黑人。

  同期法国纺织厂也在这么干,而且法国本土市场规模也不小。

  有了本土市场做后盾,等于变相刺激法国纺织厂老板持续做强做大,疯狂扩张,从而让法国纺织品在欧洲市场上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大明的纺织品运抵欧洲的全都是丝、缎、绸之类的高端货,利润自然是非常之高的,几乎控制了七成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

  在茶叶与瓷器方面也是如此,不过在路易十四与威廉三世的号召下,法荷两国带头开始用咖啡替代茶叶作为主流饮品。

  瓷器则是早已开启了大规模仿制的进程,现在欧洲中高端市场上也有了法国本土公司生产的瓷器了。

  在欧洲之外,特别是与大明帝国友好的国家,他们基本不认法国瓷器,认为那是质量粗劣等仿制品,价格低也不会买。

  路易十四对此倒是无所谓,先让法国瓷器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然后再一步步将明帝国的瓷器挤出这个市场,就算是大获成功了。

  法国在工业品出口方面很有心得,尤其是最些年在中欧地区发生的混战,让法国武器商们大赚了一笔。

  连旧枪都被利奥波德以及一堆侯爵们抢着买,更别说刚出厂的新枪了。

  中欧混战期间,法国的新旧枪支总计出口了大约近百万支,火炮超过一万门。

  当然,这个项目算在军事领域,不作为商业方面的参照。

  杂志里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军事排行,包括军费、兵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