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二次西征
  光让炮兵开火,不让步兵进攻?

  没错!

  奥军的战术就是这样,因为苏丹的命令必须执行。

  可一旦出现大量人员伤亡,也要有人来负责。

  贾马尔、萨利赫、拉希姆以及奥库,都不想对此负责,还要忠实地执行命令。

  这么打就算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了,几乎找不到第二招了。

  造成一种全线进攻的假象,然后用摄影机录下来,再派人送往伊斯坦布尔。

  苏丹陛下看到对面敌军阵地被炮火打得翻江倒海一般,这样应该就能糊弄过去了……

  大家都高兴了,不是很好的结果嘛!

  至于对面的利奥波德高不高兴,这四位就管不着了。

  如果识趣的话,在战事不利于其的情况下,理应选择提前撤退。

  己方不去进攻维也纳,而利奥波德却胆敢进犯布达佩斯,这已经是非常过分的行为了。

  匈牙利是巴尔干的北部屏障,绝对不容有失。

  布达佩斯则是匈牙利的心脏,更是重中之重所在。

  在侯赛因所部不被击败的情况下,他们这四部人马当然不敢主动撤退。

  进取不去,固守有余,但是上面还让进攻,便出现了这种奇葩情况。

  所幸奥军炮兵的素质比兑了水似的临时步兵要高很多,使前期的巨额投资没有白费。

  凡是能够还击的联军炮兵阵地,一个接一个地被点名,最终被连根拔起,一点火光都喷不出来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联军损失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重炮,以及一半以上的轻型火炮。

  残余部分不得不被炮兵撤至后方,以免真的被对方给扫荡一空。

  愠恼之中的利奥波德有心让步兵主动出击,但又害怕来个昨日重现。

  双方相聚一英里左右,远不算远,但步兵冲过去也要好一会儿。

  再次期间,免不了遭到枪炮的阻击,极有可能出现很大的伤亡。

  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如果还没有达到战术目的,那就肯定得不偿失了,还会让自己的兵力更加单薄。

  在多瑙河西岸的敌军应用有火力和兵力的双重优势下,主动出击的选择就显得很不明智了。

  尽管联军还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