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兵分五路
的补给,他们两部人马肯定是无以为继的。

  就食于敌只能算是保持王师战力的途径之一,不能长期如此。

  在所部达到强弩之末前,万礼肯定要有的放矢,否则距离吃败仗便为期不远了。

  故而决计不能因为此前所取得的一连串的胜利而骄傲,越向西,阻力便越大。

  万礼不知道的是,某新皇已经派出了另一西征军,由张煌言统率。

  包括一万明军骑兵、五千步兵、五千炮兵、坦克兵以及空军,另有一万檬古骑兵,总兵力三万人。

  按照作战维度来制定部队番号,杨展所部是第一军,万礼部为第二军,周遇吉部为第三军,孙传庭部为第四军,张煌言部是后出发的,故而是第五军。

  周遇吉部兵力最多,高达二十万。

  张煌言部含有大量特种兵,单兵战斗力最强。

  由于担心万礼与杨展因轻敌而吃败仗,某新皇考虑再三,还是派出了张煌言。

  假设罗刹国此时的总人口有一千万,那么部队肯定可以超过一百万,打个五折也有五十万。

  万礼部负责开路,消耗肯定会很大,不及时进行补充的话,十有九九最后啃不动罗刹主力。

  但在鲜卑利亚铁路全线贯通之前,某新皇也无力向那边投送大量兵马。

  能向西域投送三十万大军,还得益于铁路修到了哈密卫,否则指望大明王师将士们走着过去,那就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以目前的实力,向乌拉尔山地区投送十万作战部队,基本就达到了大明补给的极限了。

  就这还得依靠大量的檬古骑兵作为镖师进行保护,不然路途如此遥远,八成就在半路上被哥萨克给打伏击了。

  某新皇只能指望西域铁路尽快从吐鲁番修到巴尔喀什湖北部地区,这样西征部队的脚力可以节省四成左右。

  从巴尔喀什湖出兵去进攻乌拉尔山一带,那就容易多了。

  战马从中亚地区采购就行了,还能买到不少汗血宝马。

  巴尔喀什湖体量庞大,很适合作为大军的前进基地。

  较于动不动就被某寒流侵袭的贝加尔湖一带,巴尔喀什湖地区的气温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但在尚未肃清鲜卑利亚南部地区的罗刹据点之前,张煌言的第五军还得经草原铁路,进入贝加尔湖南部地区,然后再行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