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四章 早有准备
��起来,严刑拷打,逼问出他们的谋划来,也好及早做准备。”
秦国公并不知今日沈仕康等人的目的,刚才他也是吃了一惊。沈仕康这个老狐狸,难道对他起了疑心?
不然事先为何不与他商讨?观钱立琮等人对此事好似毫不意外,难道沈仕康他们已经看出了端倪?
秦国公一边上前帮衬几句,一边在心中思忖起来。
可他将自己最近的表现思量了一遍,发现并没有露出什么马脚。又想起自己的妻子为太子当了一剑,如今还在广宁宫养伤,这不正是表了忠心的吗?
难道是长公主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了?可随后他又摇了摇头,不可能!
若是长公主真的不念夫妻情义,将他的打算告知太子,那他此刻也不可能安然无恙地待在此处。
沈仕康看了一眼秦国公,心中冷哼!长公主为救太子,身负重伤。若是太子登基,秦国公身为驸马,必然能得到不少好处。
秦世子秦敏已然是正四品的官职,算是在京城世家中站稳了脚跟。可身为外戚,沈仕康自然不能看着秦家势大。
再者太子妃的娘家郎氏也不容小觑,此刻是能打压一个是一个。否则他沈氏将来还得与这些外戚平起平坐,这如何使得?
“殿下!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但诸位藩王还未到达京城。下官以为还是等藩王来了京城之后,再举行登基大典,殿下继承江山正统,名正言顺。也好让诸位藩王一起朝拜,当显我大衍国威。”
礼部尚书于正双眼一转,举行登基大典,藩王必须在场朝贺。
就算是当年皇上与他诸位兄弟拼了个你死我活,可等到登基之时,皇上也留下了一两位藩王装点门面。
“哼!殿下此刻继承皇位乃是无奈之举,若是边关战事将起,需得调派兵力。可殿下以太子的身份手持虎符,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即便是皇上,在天之灵也是希望太子殿下能顺应民举,为天下苍生着想,早日继承皇位,好福泽百姓。”
沈仕康对于正的言论嗤之以鼻,太子身为东宫之主,何须等那些藩王入京城?
难道他们不来,太子就不能登基了?真是无稽之谈。
即便是开国皇帝,也没有颁过祖训说新帝登基之时,一定要各位藩王在场。
至于当年皇上要留两个兄弟装门面,那是因为皇上杀伐太过,为堵天下悠悠众口,才如此行事。
“登基一事,还是等过几日再做定夺。父皇刚刚驾崩,本宫当日日尽孝,哪�
秦国公并不知今日沈仕康等人的目的,刚才他也是吃了一惊。沈仕康这个老狐狸,难道对他起了疑心?
不然事先为何不与他商讨?观钱立琮等人对此事好似毫不意外,难道沈仕康他们已经看出了端倪?
秦国公一边上前帮衬几句,一边在心中思忖起来。
可他将自己最近的表现思量了一遍,发现并没有露出什么马脚。又想起自己的妻子为太子当了一剑,如今还在广宁宫养伤,这不正是表了忠心的吗?
难道是长公主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了?可随后他又摇了摇头,不可能!
若是长公主真的不念夫妻情义,将他的打算告知太子,那他此刻也不可能安然无恙地待在此处。
沈仕康看了一眼秦国公,心中冷哼!长公主为救太子,身负重伤。若是太子登基,秦国公身为驸马,必然能得到不少好处。
秦世子秦敏已然是正四品的官职,算是在京城世家中站稳了脚跟。可身为外戚,沈仕康自然不能看着秦家势大。
再者太子妃的娘家郎氏也不容小觑,此刻是能打压一个是一个。否则他沈氏将来还得与这些外戚平起平坐,这如何使得?
“殿下!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但诸位藩王还未到达京城。下官以为还是等藩王来了京城之后,再举行登基大典,殿下继承江山正统,名正言顺。也好让诸位藩王一起朝拜,当显我大衍国威。”
礼部尚书于正双眼一转,举行登基大典,藩王必须在场朝贺。
就算是当年皇上与他诸位兄弟拼了个你死我活,可等到登基之时,皇上也留下了一两位藩王装点门面。
“哼!殿下此刻继承皇位乃是无奈之举,若是边关战事将起,需得调派兵力。可殿下以太子的身份手持虎符,未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即便是皇上,在天之灵也是希望太子殿下能顺应民举,为天下苍生着想,早日继承皇位,好福泽百姓。”
沈仕康对于正的言论嗤之以鼻,太子身为东宫之主,何须等那些藩王入京城?
难道他们不来,太子就不能登基了?真是无稽之谈。
即便是开国皇帝,也没有颁过祖训说新帝登基之时,一定要各位藩王在场。
至于当年皇上要留两个兄弟装门面,那是因为皇上杀伐太过,为堵天下悠悠众口,才如此行事。
“登基一事,还是等过几日再做定夺。父皇刚刚驾崩,本宫当日日尽孝,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