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还要不要脸面了?
sp;“下官也不是让太子殿下直接拍板,您可以将这事儿禀报与皇上,也许皇上亦觉得老夫这提议不错呢?”

  尹坤差点气得鼻子都歪了,这夏清还要不要脸面了?这是打算将小师弟远远弄走,好远离朝堂?

  去了江南,一任就是三年满期。在这之前,除非皇上特召,否则是不可能再调回京城的。

  可是皇上哪里可能总是记得你?你不在眼前晃,要不了多久,皇上就将你抛之脑后了。

  再说就算是调往地方,那也不可能是平调吧?任地方官员,还平调,这是明升暗降啊!

  小师弟为江南赈灾出银子出力,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未免太让人寒心了。

  尹坤见太子竟然真的在考虑夏清的建议,他急了。

  连忙开口说道:“首辅大人此言,请恕下官不能苟同。顾少卿确实能耐非凡,若是去江南,那也将江南治理得很好。可是这满朝上下,难道只有顾少卿一人可用了不成?”

  尹坤面色难看,说出的话也十分犀利。

  “国库不丰本就是户部的事,顾少卿身为大理寺官员,去江南赈灾也是因为皇上的钦点。照首辅大人这么说,顾少卿与翰林院编撰史书上也很有造诣,那翰林院岂能放了顾少卿离开?上次河间府一案,顾少卿将这些贪官污吏一锅端,那大理寺不也一样需要顾少卿吗?还有那茶税一事,户部不是更需要顾少卿了?”

  尹坤也顾不得得罪其他的衙门了,此刻正是危急时刻,谁知道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

  要是皇上打定主意,要压压小师弟的风头,那小师弟岂不真的要去江南任知府了?

  好好的四品京官调去江南任知府,任是谁都咽不下这口气。

  他这般说的用意,是想让太子考虑考虑小师弟的才干。小师弟不管在什么衙门,依旧是那些朝臣仰望而不可及的。

  夏清闻言青了脸色,这尹坤和顾诚玉是一丘之貉。除去顾诚玉的同时,尹坤也不能留。

  斩草不除根,那是给自己找麻烦。

  太子一听尹坤所言,倒是一怔。是啊!顾诚玉能耐了得,留在京城岂不更好?

  即便顾诚玉不在江南,也一样能有好的建议。

  尹坤见太子面露犹豫,心中不免叹息。太子的性子就是这点不好,总是有些优柔寡断,作为一国储君,这真是要不得啊!

  夏清斜了一眼尹坤,随后才慢悠悠地开了口:“尹副都御史的私心,还是别这么重为好。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