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两年后
板路。

  本来顾诚玉想用青砖做院墙,可是顾老爹他们都不同意。院子围的大,要是都用青砖,那得用多少砖呐?那可都是银子!后来,顾诚玉只得妥协,如今再看这大石头堆砌的院墙,竟然也没觉得丑,只是不大好看,等再过上两年,还是让他爹给扒了,砌上青砖才是。

  顾家如今的格局说顾老爹他们住在第二进的正屋中,正屋共两间,两侧耳房各一间。顾婉住了东边的一间,还有一间就给了顾诚玉住,南面是灶房。

  大房和二房仍旧各自住在东西厢房,而他三哥去年也已经成亲了,因为当初考虑到顾家的兄弟多,所以东西厢房又各自加盖了一间厢耳房,本来东西厢就各自有两间大些的屋子,这样等三哥和四哥成亲后,就可以各自拥有一间房了。西边还加了一间柴房和牲口棚。

  顾家两侧没有空余,但是后面却是可以延伸的,所以纵向加长了许多。只是这样一来,第一进就小了些,除了一间书房外,就只剩下一间用来待客的,一间客房了。

  这样的格局是小了点,还好他们屋后的空地还不少,以后孙辈成了亲,还能往后再延一些。

  等牛车经过书房的时候,顾诚玉先将车上的书袋和给家里买的吃食拎了下来。顾诚礼等顾诚玉下来后,将牛车往内院牲口棚赶去。

  顾家的大郎他们都在下桑村读书,下桑村的私塾是一位老秀才举办的,虽然钱夫子没有文夫子这么远近驰名,可是能考上秀才,终究还是有几分学识的。

  当初顾老爹在他的劝说下,确实同意了顾家二郎读书的事。可是,他却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只给读三年,若是觉得学问到了,就下场试试;若是觉得自个儿考不中,那就学门手艺,不然就在镇上找些活计做。

  其实三年的时间实在有些短,有很多学识出众的人也没有在三年的时间内就考上秀才的。

  顾诚玉觉得有些不公平,可是顾老爹心意已决,说家里不可能一直供着这么多人读书,读书花费大,供上一个就觉得吃力,更不要说这么多个娃。

  后来顾老爹私下与他说,会这么说也是为了激励大家好好学,学得怎么样,到时候自有定论,学得好的,当然能继续读,学得不好的,自然就不可能再供下去。

  两年多的时间,顾诚玉的个子拔高了不少,顾家如今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伙食也不错,不只是他,就是大郎他们也着实长了些肉。

  将从镇上带回来的梅花糕和松子糖随手放在了书房,顾诚玉径直去了后院。

  吕氏已经带着方氏他们将饭菜都摆在了桌上,就等着顾诚玉上桌了,下桑村早在前五日就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