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宋营求援
 谢易在帐篷里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施全匆匆走进来说:“杨副使请你过去答话。他是我们军中最大的官了,你可要小心回话,惹恼了他,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二人穿过一座座帐篷,谢易看到将士情绪饱满,军中秩序井然,不由轻声问道:“请问杨副使是哪位名帅?”

  “杨副使就是殿前司都虞候杨沂中大人,他一直统领保护皇帝陛下的卫戍部队,这一次战事紧急,官家特别封杨殿前为宣抚副使,协助宣抚使张俊大人与金军作战。”提到杨沂中的名字,听得出施全心生敬畏,刚才的大嗓门也变成了窃窃私语。

  谢易有些意外,但也有些激动地问:“哦?在绍兴六年,以一万人马打败十万伪齐军的莫非就是这位杨副使?”

  施全一挺腰,骄傲地回答:“当然是我们的杨殿前了。如果不是皇帝陛下不愿意放人,杨大人的战功一定不亚于张俊、韩世忠、岳飞、吴玠和刘錡这些名帅。”

  在中军大帐内,杨沂中坐在炭火边看着案几上的地图若有所思,他只有三十九岁年纪,身材魁梧高大,剑眉虎目再配着满鬓的络腮胡须,加上一身戎装更显得威风凛凛豪气冲天。

  听完施全回禀,杨沂中点手叫过来谢易问道:“你既然是周家庄的人,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柘皋金兵的动向?”

  谢易躬身施礼道:“回副使问话,金军大营在紫薇山,在石梁河沿岸的金军已布防多日,他们拆毁桥梁,在可以渡河的三个地点都有重兵防守。金军几万人集中在地势平坦的柘皋区域内,看样子似乎有决战的态势。”

  杨沂中有些意外地看了看谢易,对他有些疑虑:这个年轻人在千军万马中竟然如此平静坦然,说话思维清晰,根本不像普通农民,莫非是金军的密探,故意释放假消息诱我上当?

  谢易看出杨沂中的心思,但他并不点破,说完后退一步,躬身等待他的发问。

  杨沂中目不转睛看着谢易问道:“刚才我听施全说你不是庐州人,那你是哪里人士,看你气度不凡,师从何人,是否有功名在身?”

  “我家原本在京西北路郑州,南渡后现在居住在福建路泉州,十岁起师从杨时先生习学理学,因烽火连年,我家数度搬迁,故并未参加科考。”

  “是吗?文靖公杨时和我在十几年前也曾同朝为官,不成想今天和程门立雪的高徒相遇了。”

  “惭愧,师门有弟子千人,我愚笨冥顽,有负先生清誉。”

  “文靖公传承二程理学,开闽学先河,当今陛下曾对你的老师有过评价,你可曾记得?”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