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又见送礼
��面前没什么好装腔作势,刘辰星惊讶地一下瞪大眼睛,接过姜墨的空茶杯的手,一把茶杯放下,就指向自己的鼻子。

  弟子虽然是个小娘子,又生的不俗,也见过其母,性格温婉,十分知书达理,但不知弟子怎么回事,皮似猴,没人的时候言行略带夸张,但饮食及一些举止却是颇为斯文,如此也就无伤大雅,他也不用多说了,姜墨遂只淡淡看了刘辰星一眼,道:“有拜帖,你看了便知。”

  刘辰星点点头,拿起拜帖打开一看。

  内容没什么可说的,无非一些仰慕她学识的话,刘辰星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直接一目十行地越过,就来到署名处。

  只见上面白纸黑字清楚落款——

  “长安粮食行会?”

  行,是买卖、交易的营业处。

  彼时,工商业组织大多称行,源于市礼的街巷上贩卖摊商,往往一条街上开设的都是同类的店铺,就比如这“织锦行”、“金银行”之类。

  所以,长安粮食行会顾名思义就是长安粮商组织的一个商会。

  这些行会一般会选一个行头,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朝廷维持市场秩序。

  在史馆看官仓这方面资料的时候,免不得涉及行会。

  朝廷不好直接管控市场,必然就要通过行会。

  行会的权利不小,不但和朝廷有望来,还会规定商品售价。

  这也是为什么,阿耶刘千里跑了很多地方,粮食的售价在每一天几乎一样。

  常言道,无事不登三宝殿。

  而粮商行会仰慕她的才学?

  她自己听起来都是一个笑话。

  可是现在长安粮食行会却给她下拜帖,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自己今日加入了官仓粮食损耗巨大一案的稽查小组。

  几乎念出拜帖落款署名的时候,刘辰星已经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收礼。

  太仓及关中各大官仓年年粮食损耗巨大,毫无疑问,必有猫腻。

  这些“损耗”的粮食不可能直接转化为钱帛,其中必要最后一道关卡的转化,就是粮商的售卖。

  自古以来,官商勾结已经是常态了。

  他们这次稽查,要查到粮食行会头上是迟早的事,只是没想到对方比他们动作快多了。

  这是不是说明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