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成立稽查小组(中)
�自臣任户部尚书到现在,关中官仓一直不丰。”

  他也是女皇身边的老臣子了,知道光说数据不够,还得条条款款前因后果说清楚,当然也是为了让女皇知道他在兢兢业业做事,今日也算是他的一个机会。

  不管影响如何,户部尚书范义先将官仓粮食不丰的事实摆出来,果然四下就有议论声嘀咕起:

  “关中粮食不丰?这不是笑话么?若说十年前还有可能,常年遇水旱灾害,可这些年一直风调雨顺!”

  “不错!每年粮食收纳两次,夏不过六月,秋不过十一月,都会有粮食从各县收纳,再交到州上,然后运往太仓,每一年运往太仓的粮食至少二十万石,又岂会不过?”

  “范尚书若是不清楚,还是不要信口雌黄,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听到四下传来的质疑,范义心下冷笑。

  如今见他失了皇恩,果然越发不将他放在眼里,以前何时有这种情况?

  范义牙关一咬,面露苦色,向着左右在坐的大臣苦笑道:“诸位臣公也是知道,关中耕地不奉,又常年遇水旱之害,当然每年从各州县运往太仓的粮食至少有二十万石。可是这二十万石粮食的数量,是从沈氏高祖皇帝起就有的惯例了,至今已有八十余年,每年运来的粮食总量却只多了六万石。可当时全国人口不过200万户,如今全国人口达615万户,其中关中人口增长远超平均增速,达五倍之多,长安人口多达近十倍!”

  说着就是一叹,“人口一多,耕地就越占越少,都拿去修房子修庄子了。”

  都拿去修房子修庄子?

  谁拿去?

  还有越占越少?都被谁占去了。

  毫无疑问,能够有资格兼并土地的,只有在坐的官场大佬们了。

  一时间,四下不觉一静。

  范义心下不由再次冷笑,他儿子科举舞弊怎么了,大家都不干净。

  “耕地减少了,人口却多了,粮食总量却增加不够,即便近年来关中赶上了风调雨顺的好时候,粮食也仅仅勉强够关中百姓咀嚼。”

  “此外,每年的粮食运输都靠漕运,大江上风波又多,经常发生打翻船的情况,很多粮食就这样沉默水底打了水漂。像从黄河的三门峡经过,这就是有名的鬼门关,我进吏部这八年来,每年都有水部的人记载,此地要损失至少一万石的粮食,多则损失达三万石。是以,从各诸县运往长安的粮食,明年名录上是二十六万石头,实际只有二十石罢了。还有……”

  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