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五、苏先生
�说走这条路子最为有名的一位,便是玄门大宗云鼎山天师一脉。

  早年云鼎山中,便有一位门人,借助俗世王朝之力,练就紫府道果,飞升金阙,而后云鼎山也便有了天师一脉。

  只是这等事情,一个并不好操作,二个如同魔教一般,实际有些走捷径的意思,最易遭劫,一来二去,就算是云鼎山天师一脉,自那以后也几乎没有人再做这样的事情。

  杨云澜自然不知道扶龙庭的事情,也不知晓龙虎山天师一脉的存在,之所以会行如此之事,一方面是想着成事之后,能够借助整个国家的力量修行,增强自身的同时也能保护亲人朋友。

  另外一方面,还得从三年前她去找陆玄寻求指点的事说起。

  三年前杨云澜去宁远县找陆玄,就是因为白衣教壮大之后,教内教众不满足于现状,人心浮动,建议她这个教主定下未来发展的方向。

  教众的想法,大略分为三派。

  一派见世道纷乱,梁国皇帝昏庸,主张趁势而起,取而代之。

  一派则主张学习佛门道门,自成体系,先养名望,寻觅机会,求得正统之身,而后扶助朝廷稳定四方,同样也是济世救民之举。

  最后一派,则认为该找寻潜龙,而后匡扶真龙救世。也即是投资求回报,待得改朝换代之后,自然能够改变白衣教现有的局面,得到正统的承认。

  学习佛道,但凡有点聪明就知道这事儿是不成的,不拘佛道,都是有着千百年前人经典,更是有圣人佛陀为凭,才有今日兴盛,白衣教区区一个新兴的教派,真要学佛道行事,不过自入歧途罢了,显然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主张如此行事的教众是最少的,而且也多是教中老人,要么是本身受白衣教教义影响,不愿再起征伐,要么便是老了心思不再,血性不存之人,这些人在白衣教中,已经算不上是主力,就算杨云澜想支持这一派,显然也是不成的。

  如此就只剩下另外两个选择了。

  取而待之,以白衣教如今遍布大江南北的教众,以及在穷苦百姓口中的口碑,并不是没有机会做到,毕竟如今的的大梁乱象如此,皇帝昏庸,朝廷**。

  可是这对于杨云澜来说却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她虽然身为教主,经过了当年陆玄的帮助之后,渐渐也将整个白衣教掌控在手中,更是能让所有教众都对她言听计从,可终究她还是一个女人,在这个世道,身为一个女人,即便能力再强,再是让人认可,在某些事情上,依旧是天生要吃亏的。

  如果真的趁势而起,要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