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沈宏的困境
�标?”林启风开口道。

  “省里分给市里000万,我是主管这方面工作的,被市里分配了00万。”沈宏泄气道。

  模样很颓丧,很失落,林启风心里却松了口气。

  前世电视剧看多了,被里面动辄数亿、数十亿的项目搞得有点心慌慌,自己卡上可只有七千多万的资金,刚才还在考虑如果钱不够,从哪在筹措一下呢。

  现在不用了,00万而已,太轻松了。

  包他十年都没问题。

  “只要资金就可以吗?00万投资额到位,就能解决您的问题?”林启风轻松道。

  “招商引资,商就是商人,投资者,资是指资本,不止是资金,还包括技术、管理等等,省里的意思是,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搞活当地经济,从而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形成地区效应,以点带面,最终全面发展。”沈宏解释道。

  林启风点点头,正色道:“资金方面我能帮您解决,不过,既然是招商引资,对双方都有利才能长远发展,如果只投资,看不到回报,恐怕……”

  “不用不好意思,在商言商,你的意思我懂。”沈宏说道。

  “那,具体合作什么项目,您应该有考虑过吧?”林启风问道。

  “市里组织研究讨论过,大方向上,要符合市里的客观情况,剩余劳动力多,素质较低,资金、技术相对稀缺。

  同时还要兼顾、借鉴周边国家的成功经验,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这些国家发展初期都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和崛起的。

  劳动力成本低,这是客观情况,也是优势,市里初步决定,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剩余的大量劳动力找到出路。”沈宏道。

  “劳动密集型产业吗?”林启风嘀咕着,思考一下试探道:“纺织业怎么样?”

  “呵呵,眼光不错,轻纺工业、手工业这些产业,技术难度低,能容纳的劳动力较多,很适合市里的情况。”沈宏笑着道。

  “剩余劳动力有了工作,能解决贫困的问题,手里有了钱,又能刺激消费,正向循环,等到积累足够,再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这是市里研究讨论好久,才定下来的路子,你这么快就能找到关键,很不错。”

  “瞎猜的。”林启风谦虚一句,又问道:“关于合资企业的协议、合同、章程,投资之后的利益分配和其他权益,具体是怎样的?”

  沈宏没有回答,迟疑一下问道:“小林,冒昧的问一句,你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