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准备应战
�于跟马丫挑明了,马丫现在已经无处可循了,马丫的身份就等于暴露了。

  然而,于大人跟进的一句话就是:“马姑姑,您不要亲自出面,您让您的人出面即可,只要他们听您的话就是!”

  北都九门,于大人交给了马丫就有两个门,而观丫组织起来的一支杂牌军,也固守一门。

  观丫这支杂牌军,先锋就是哈将军为首,于大人也拨给了观丫这支队伍五千人。

  这就等于马丫跟闺女分担了九门中的三个门。

  另外,逃回来的哼将军,做了于大人的副手。

  于大人是临危受命,被陈王玉哥任命为兵部尚书。

  原来的兵部尚书在前线战死,陈王玉哥之所以授命于大人为兵部尚书,一来是因为于大人本来就是兵部左侍郎。

  二来又因为在处理了王绊余党之后,关于北都的留守问题,当时有大臣徐大人建议,说北都空虚,要地方援兵来救援,还得等好些天,怕先爷的骑兵较快,他们毕竟离北都很近。

  他建议他们举朝南迁,迁到南都去,那里可是太祖皇上的龙兴之地。

  徐大人的话,得到许多大臣的赞成。

  这样他们就可以免受战争之苦!

  于大人为此而勃然大怒,他慷慨激昂,讲了宋朝南渡的故事。

  他说如今先爷的骑兵就快兵临城下,如果他们举朝南迁,不死在路上,也得被先爷的军队打的溃不成军。

  草原骑兵多快啊,这是自寻死路。

  于大人当朝大吼一声,提议陈王玉哥,斩杀徐大人。

  后来在许多的大臣劝说下,说徐大人对此有欠考虑,但还不至于死罪。

  六神无主的陈王,便下令再有论南迁者,当斩。

  他又在众多大臣的举荐下,推选于大人为兵部尚书,主持北都守卫一事。

  于大人跟哼将军日夜研讨,对于各个城门部署了防守。

  而观丫呢,在动员了一支杂牌军之后,她到后宫,借用了太后莲儿的权利,让后宫的宦官们,凡是年纪轻轻身强力壮的,都得出去效忠于她的那支军队,不需要他们上战场拼命,但是起码做到后勤保障,比如搬些转头石块弓箭这些事情,他们还是能做的,再有就是双方打起来,敌人攻城的时候,他们在城楼上也可以拿起石块转头往下扔,哪怕是砸的敌人头破血流,砸不死也能把他们砸晕,砸得他们失去战斗力。

 &emsp